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子晶体光纤(PCF)是一种由在二维方向上紧密排列(通常为周期性六角形)、而在第三维方向(光纤的轴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波长量级的空气孔构成包层的新型光纤,因而又称为多孔光纤或微结构光纤。自从1996年Russell等研制出第一根光子晶体光纤以来,它已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这种光纤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不截止的单模特性、可控的模场面积、灵活的色散特性、高非线性等,在特种光纤、光电子器件等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光纤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光子晶体光纤,具有两种不同的导光机制,即:全内反射型和光子带隙型。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和普通光纤的工作原理是基本一样的,但也有区别。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依靠的是一种全新的导光机制,它是光子晶体光纤周期性介质结构所特有的。在周期性的介质材料里,当波长与介质材料的尺寸可以比拟的时候,就会形成光子禁带。而引入线性缺陷,某种频率的光就可以限制在其中传播。正是光子晶体光纤具有不同于传统光纤的导光原理,使得其具有上面提到的很多新特性。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光子晶体和光子晶体光纤的概念、特点、原理、应用前景等基础性概况。然后按照PCF的结构和特性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接着在详细了解、比较各种数值方法以后,选择时域有限差分(FDTD)作为主要算法,着重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FDTD方法计算模型的建立,各种参数设定及在PCF中的引入。文章通过对一些给定结构的PCF进行数值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系统地讨论了光子晶体光纤的光学特性,包括光子晶体光纤模场分布情况,基模有效折射率,归一化频率,色散,模场面积,数值孔径等,特别对移去七孔的普通三角格子PCF的单模特性进行了讨论,在深入分析了光子晶体的结构和特性后,论文最后提出一种改进的正方形结构的PCF和单层气孔趋于无穷的PCF,研究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