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清药物学的复方抗焦虑胶囊入血成分分析及丁香树脂酚糖苷的体内代谢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talez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方抗焦虑胶囊为纯中药复方制剂,由蜘蛛香(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合欢皮(Albiziae Cortex)、炒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和灯心草(Junci Medulla)组成,功能理气解郁、养心安神,临床观察及药理学实验均已证明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课题组前期已对该胶囊的质量标准、药效学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复方抗焦虑胶囊成分复杂,大部分成分目前未能准确定性;复方中有哪些成分能够被吸收入血,目前仍不清楚;该复方中主要效成分如橙皮苷、斯皮诺素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已有研究,但另一主要成分(-)-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简称丁香树脂酚糖苷,SAG)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情况尚属空白。为了能从深层次阐明该复方中药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为研制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好、疗效可靠的中药制剂提供依据,本课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方法(UPLC-Q-Tof-MS/MS),对复方抗焦虑胶囊全方及缺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为血清药物化学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和完善的化合物数据库;优化入血成分的分析条件,并以UPLC-Q-Tof-MS/MS为检测手段,分析含药血清中的胶囊成分,最终确定复方抗焦虑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UPLC-TQ-MS/MS),建立复方抗焦虑胶囊中主要药效成分SAG在生物样本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SAG及其苷元(-)-丁香树脂酚(SYR)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体内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UPLC-Q-Tof-MS/MS方法分析了复方抗焦虑胶囊化学成分。建立了稳定的UPLC-Q-Tof-MS/MS条件,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胶囊全方样品及缺味样品、大鼠胶囊含药血清进行分析,使得所有成分具有良好的分离度,优化质谱条件使得各成分裂解碎片稳定,裂解信息全面。并通过分析标准品的裂解行为,总结了胶囊中主要化学成分,尤其是双环氧木脂素类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分析复方抗焦虑胶囊全方及缺味样品之间的差异,并对数据进行Pareto标度化处理,找出四味药材中对图谱差异影有显著响的成分峰。并根据二级质谱碎片及标准品裂解规律,以及缬草属、枣属、合欢属及灯心草属已报道的相关研究进行成分鉴定。共鉴定出在86个色谱峰,其中共鉴定了 46个化合物,大部分为缬草素类环烯醚萜、黄酮苷以及木脂素苷三大类成分,基本摸清了复方抗焦虑胶囊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化学信息,为分析给药后血清中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采用UPLC-Q-Tof-MS/MS方法分析了复方抗焦虑胶囊的入血成分建立了复方抗焦虑胶囊的大鼠含药血清制备方法:以6g/kg剂量复方抗焦虑胶囊连续灌胃三天,每天两次,最后一次灌胃1h后腹主动脉取血,静置过夜后取上清液2ml,3倍量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后室温下氮气吹干,残渣1.5ml甲醇复溶,涡旋后离心取上清液备用。通过UPLC-Q-Tof-MS/MS的血清药物化学分析,在给药后血清中共得到41个入血成分,鉴定了其中的17个成分,包括14个原型成分和3个代谢物。在已鉴定的这些成分中,很多化合物都被临床或动物实验验证,对焦虑症都存在着有效的治疗作用。为阐明复方抗焦虑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奠定了研究基础。2.采用UPLC-TQ-MS/MS方法分析了丁香树脂酚糖苷(SAG)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及分布规律。建立了以斯皮诺素为内标化合物的生物样品中SAG及其苷元SYR的UPLC-TQ-MS/MS测定方法:采用简单的甲醇沉淀方法对血浆样品、组织样品进行预处理,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负离子模式,以多反应检测(MRM)方式进行检测,选择离子通道SAG m/z711→417,SYR m/z417→181,SPI m/z607→427。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精密度以及稳定性均可满足生物样本药物分析的要求,可以成功应用于SAG及SYR的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ICR雄性小鼠分别单次灌胃15、30、60mg/kg SAG后,采用UPLC-TQ-MS分析方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SAG及SYR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winnolin 4.1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SAG后,SAG吸收较为迅速,快速分布,缓慢消除,消除半衰期(t1/2)低、中、高三个剂量分别为46.91、40.91、49.27min;达峰浓度Cmax低、中、高三个剂量分别为14.817、34.041、60.294 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低、中、高三个剂量分别为1069.485、2276.715、3697.1925min×ng/ml,AUC与给药剂量之间不成等比例增加关系,提示SAG在小鼠体内存在吸收饱和现象,呈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小鼠口服SAG后,一部分在体内迅速代谢成SYR,随后SYR药物浓度亦下降,下降至较低浓度后,开始以较缓慢的速度从体内消除,消除半衰期(t1/2)低、中、高三个剂量分别为46.91、45.91、50.27min,说明SYR在体内是恒比消除,半衰期为一定值,呈一级动力学消除过程。ICR雄性小鼠分别单次灌胃60mg/kg SAG后,采用LC-MS分析方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肝肾中的SAG及SYR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winnolin 4.1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小鼠灌胃60mg/kg SAG后,药物分布结果为肝>肾,均小于血浆药物浓度。SAG组织亲和力不高。结论:本文通过UPLC-Q-Tof-MS/MS技术以及PCA,PLS-DA数据模型,分析、比较了复方抗焦虑胶囊全方样品和胶囊缺味样品,共鉴定出胶囊中86个色谱峰,其中共鉴定了 46个化合物;另外分析了胶囊含药血清中共得到41个入血成分,鉴定了其中的17个成分,包括14个原型成分和3个代谢物。以上信息为阐明复方抗焦虑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研究基础。此外,本研究还对复方抗焦虑胶囊中主要药效成分(-)-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及其苷元(-)-丁香树脂酚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体内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填补了该成分体内代谢研究的空白。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且重点放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与中国的关系正从战略伙伴走向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开始实施,2020年新冠疫情后,东盟首次成为我国第一贸易伙伴,2020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等国家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济金融合作迎来重大
潜航体(如潜艇)在稳定密度和温度分层流体中运动时,其扰动诱发的尾流场中的“水动力尾迹”和“冷尾迹”,以及自由表面几何形态变化和温度差异分布具有许多异于在密度均匀的均质流动中航行时的情形,研究和分析分层流本身的流动特征现象,以及潜航体在分层流体中的尾流场特征和自由表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典型海洋分层环境状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原理和方法,建立强分层流动和提出含跃层的连续分层流动数值模拟方法,具体为:
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对于减少采煤工作面人员数量,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采掘失衡”矛盾凸显,掘进智能化、高效性迫在眉睫,挑战严峻。煤矿井下设备动态定位技术严重制约了智能采掘技术的发展。视觉测量在动态目标导航、跟踪与控制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在煤矿井下得到迅速发展,借助视觉感知和智能算法实现井下动态目标的非接触位姿测量,已经成为国内外该领域的
基于证券投资实践课程教学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了证券投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用“单向灌输”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套硬件、软件设施较为落后,教师未实时更新专业实践技能。提出了证券投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对策: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知识,深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建设规范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期
自上世纪90年代网络构入文学领域以来,不仅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学的批评实践也发生了从主体、模式、话语到价值取向的多重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和特征。网络技术的构入既给文学批评带来了开放、互动、多元等积极变化,也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困境。文学批评的实践呼唤多元主体共同进入网络现场,通过主体间的对话实践求解问题并凝聚新的批评理论,建构新的批评模式。本文以文学的网络创作、网络传
喷水推进方式在高航速工况下具有更高的推进效率、更好的抗空泡能力及更低的噪声,随着喷水推进器设计制造能力的提升,喷水推进装置逐渐朝着大型化、大功率的方向发展,采用喷水推进方式的船舶也逐渐从高速小型快艇拓展到中高速大型舰船。喷水推进器-船体相互作用(Waterjet-Hull Interaction)是研究喷水推进船舶水动力性能的核心问题,一方面,不同的喷水推进器-船体系统的匹配模式会引起船体阻力性能
学位
在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白鹿作为其中的关键意象,不仅是祥瑞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象征,还承载着小说中不同命运主体的生活愿望和对各自理想的追求。“白鹿”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典型意象和原型,具有人类情感共通性。在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视域下,白鹿身上寄托了先民子嗣繁荣的生命崇拜、构建理想社会的图腾崇拜以及回归精神家园的女神崇拜。这些崇拜情结作为白鹿原人的精神家园,构成了《白鹿原》中重要的文化内核。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技术建立五子衍宗丸的质量表征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分析方法,表征其化学成分及口服给药后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利用代谢物组学方法,从代谢生物标记物角度评价去单侧睾丸所致的大鼠肾虚精亏模型及五子衍宗丸的补肾益精作用,从代谢通路层面阐明五子衍宗丸的补肾益精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五子衍宗丸的UPLC-PDA指纹图谱,评价五子衍宗丸的质量;利用超高效液相与高分辨质谱结合的技术表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种含有2~8个稠合苯环的有机污染物,由化石燃料和其他有机物不完全燃烧和热解产生,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个重要类别,多环芳烃因其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特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其中16种PAHs被美国环保署(US-EPA)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清单。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