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D对B淋巴瘤细胞功能的影响及hIgD-Fc-Ig融合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angdeqi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巴瘤(lymphoma)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按照细胞起源分为:B细胞淋巴瘤、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故治疗上也差别很大,目前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仍是以联合化疗为主,但因其毒副作用及耐药性限制了临床使用。因此,开发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提高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随着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的问世,开创了肿瘤靶向治疗的先河,越来越多的B细胞淋巴瘤治疗新靶点被发现。其中BCR(B cell receptor)和BTK(Brutons
其他文献
一、目的考察大鼠体内分别给予同等剂量的脑得生口服微乳和片剂后2种制剂药动学特征的差异,为脑得生口服微乳剂型设计及合理性评价提供依据。二、方法1.实验动物及给药方法1.1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44只(180-220g),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72只:脑得生口服微乳组(A)和脑得生片剂组(B)。给药方式:口服微乳和片剂均采用灌胃给药。给药剂量:口服微乳给药剂量为1.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和皮肤黏膜破损等途径传播,长期感染可引发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代谢失常、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