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面临各种各样参赛风险,其中一部分参赛风险事件对运动员比赛发挥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运动员参赛风险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统计处理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得到以下结论: 1.运动员参赛风险是指在运动竞赛中发生各种干扰运动员比赛发挥或导致运动员比赛成绩降低事件的可能性。根据竞赛成绩影响因素,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溯源分类,运动员参赛风险由参赛选手风险、对手风险和比赛环境风险三大类组成。运动员参赛风险管理由参赛风险识别、参赛风险评估与参赛风险应对三个部分组成。 2. 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运动员参赛风险要经过多次识别才能准确发现。本文编制的《运动员参赛风险检查表》可作为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的一个重要工具。 3.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采用改良的列表排序法和帕累托分析,前者是在风险发生可能性(P)与后果严重性(S)两个维度基础上加入风险可控性(C)维度的一种综合的专家评估方法,其风险量(Rv)的计算公式是: Rv=P·S·C,后者是根据风险频数和累计百分比查找主要风险因素的方法。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面临的最主要参赛风险是来自比赛环境方面的裁判员风险与参赛选手的心理风险。 4.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平时训练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培养,赛前进行针对性的模拟比赛的训练,同时,强调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的专项化与个性化。 5.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策略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其中,风险降低是应用最多的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策略。做好应对参赛风险的大赛前准备有助于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获得理想比赛结果。在应对运动员参赛风险中,应坚持“谨慎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并对运动员进行参赛风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