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作为案犯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远的有轰动一时的马加爵、药家鑫,最近的有二审仍然维持死刑原判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主谋林森浩等。另外,大学生在校园内的轻生现象也时有发生。很多大学生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群体发生这一幕幕令人痛心的事呢?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还是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抑或是情绪情感问题所诱发的。这些都值得研究者们去深入思考。众所周知,每个人都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高三生活,压力的积累让他们无从释放。而步入大学校门后,新的环境在让大学生感到非常新鲜的同时,心态也会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另外,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躁动的时期,每个人的心理都会在这一阶段发生重大转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们一般会在各种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即便大多数学生可以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适应了大学生活,但是有些大学生还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使自己实现与新环境的融合,由此,这些大学生往往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努力来加以解决,特别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学校以及社工的介入尤为重要。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并督促其贯彻和实施,社会必须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全的支持网络,学校要给大学生创造出来一个良好的环境,社工在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做到及时的干预和介入。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解决这一问题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让他们有来自多方面的关怀,有足够的条件以及时间和空间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心理问题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能被及时发现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