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洪雅县为研究区域、以2011-2016年所有月份森林火灾统计资料为基础,结合2015年TM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气象数据等,将森林火险等级作为研究对象,在以ArcGIS和ENVI软件为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借助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叠置分析法,划分森林火险因子权重,确定系数;运用yaahp软件构建火险因子判断矩阵,建立洪雅县森林火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建模功能,根据不同因子的权重系数及等级值将各专题图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五个等级的洪雅县森林火险区划图。主要结论如下:(1)火险因子种类的差别导致森林火险等级不同。本文主要选用地形因子(坡度、坡向、高程)、土地覆盖类型(植被因子)、气象因子(降雨量、温度)、人为因子(公路缓冲区)等四大类因子进行森林火灾危险程度分析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因子进行权重划分,得出结论:地形因子是所有因子中比重最小的,占比仅为0.0932,人为因子是权重最大的因子,占比为0.5987。各因子所占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是:人为因子(公路缓冲区)、植被类型、气象因子(降雨量、温度)、地形因子(坡向、高程、坡度)。由此可见,人为扰动是洪雅县森林火灾的主要影响因素。(2)通过空间建模功能获得的洪雅县森林火险区划图,共划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火险区。按照森林火险等级区域的划分,洪雅县的高火险区和极高火险区的区域面积占洪雅县整个国土面积的26.13%,达到35201.8hm~2,其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1000m)的洪雅县中北部;极高火险区通常位于洪雅县风景旅游景点周围或者是乡镇间主道两侧。在洪雅县整个国土面积之内都有中火险区分布,总面积达到48175.16hm~2,约占整个洪雅县面积的三分之一;洪雅县南部区域主要是低火险以及极低火险区域。根据研究结果,洪雅县森林火灾发生月份主要集中在降雨量较大、但温度较高的4-9月,火灾次数逐月增多,其中8月最多,9月开始下降。因此,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首先,相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当地群众的森林火险意识宣传;其次,搭建联防体系,积极打造森林防火团队建设,按期组织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再次,加强节假日的森林防火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