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动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和他的弟子共同完成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政治、哲学、社会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绝妙的论辩技巧和杰出的语言才能,是我国先秦散文中的典范之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该书动词较为丰富,其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特色。本文首先归纳整理出该书动词,然后从多个角度研究其特点和规律,从而进一步探讨汉语动词在战国时期的语法特点。 本文以《孟子》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前言总体简述《孟子》目前研究现状、成书年代、版本以及本文研究的方法、意义等,然后分三章集中考察《孟子》的动词,揭示其动词的语法特点,并探讨汉语动词以先秦为起点的某些演变特点。论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章:《孟子》动词概况。简单介绍动词及其特点,提出动词判定的标准、《孟子》动词的数量统计标准和《孟子》动词数量及构成情况。 第二章:《孟子》动词语法研究。主要从动词的语法分类、动词作句子成分情况分析、特殊动词结构、复音动词结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动词的语法分类主要是根据语义、语法功能和组合关系对《孟子》动词进行穷尽性分类,将其所有动词分为能愿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分类动词、动作动词、状态动词、趋止动词、感知动词、心理动词九大类。分析《孟子》动词的语法作用时,从其动词作句子成分上考察《孟子》动词作谓语、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补语的情况。然后又具体分析了《孟子》中三种特殊的动词结构,即连动结构、兼语结构、双宾结构。最后分析了复音动词结构--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特点。 总之,《孟子》一书的动词数量丰富、类型齐全,较为全面地代表了先秦时期的汉语的实际面貌,研究《孟子》动词对于认识先秦汉语的语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系统梳理了毛姆笔下有关中国形象建构的三部作品,以他者和自我为双重切入点对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结论:毛姆怀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东西文化冲突的
新生代导演是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是继第五代导演之后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获得众多荣誉的中国电影人。与艺术前辈们相比较,新生代导演的电影创作继承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和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中的同名主人公,分别是中西文学史上十分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有身世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