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小关节矢状化与颈椎小关节退变和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颈椎退行性变所引起的病例越来越常见,随着影像学的进展,其发现率与诊断率也日益增多。由于小关节和椎间盘被认为是引起颈椎退行性变的两个关键因素,但是小关节矢状位角度的不对称性和小关节的退变及椎间盘的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未有明确的共识,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从实体解剖学角度和影像学上探讨颈椎小关节矢状位不对称角和小关节的退变及椎间盘的退变相关性。实验步骤与方法:1.实验选取20具新鲜全颈椎成人尸体标本(C1~C7)经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每例标本排除脊柱畸形、椎体骨折、颈椎肿瘤,颈椎外伤、手术、溶骨性病变以及其他畸形或异常等情况,确保标本无结构性破坏和有明显颈椎疾病。对标本进行逐层仔细解剖,认真剔除颈椎椎体周边的肌肉及软组织,暂不要破坏前后纵韧带,避免损伤椎间盘,颈椎小关节及关节囊等结构,将20具全颈椎尸体标本进行编号后,在中立位状态下依次进行(1)螺旋CT扫描C3/4~C6/7的小关节,测量小关节面与椎体正中矢状位面的夹角并按照Noren等方法计算左右两侧小关节角度差值及分度。按照Pathria等的标准将小关节骨性关节炎(退变程度)分为4级。(2)MRI扫描的Pfirrmann等的标准将椎间盘退变分为4级。2.将20具新鲜全颈椎C2~C7成人尸体标本完整分离下来,先剔净颈椎周围的软组织及前纵韧带,使椎间盘的上、下软骨板与上、下位椎体的下、上面骨质易于区分,用尖刀小心切开关节囊,注意勿损伤小关节面,将上下小关节分开,显露关节面。(1)用游标卡尺测量椎间盘及髓核的横径和矢径。(2)观察各节段小关节面的退变程度并按Wang等提出的分级标准将关节面软骨退变分四度五区。(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颈椎节段关节面的横径和上下径。研究方法与内容:1.颈椎各节段的小关节矢状位的平均角度及不对称性与小关节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CT扫描测量18具颈椎各节段(C3-C7)小关节矢状位角度,得144个小关节角度。通过CT扫描对小关节矢状位角进行测量,按照Noren等方法对小关节不对称程度进行分级。同时按照Pathria等的标准将小关节退变程度分为4级。在C3~C7各节段中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小关节不对称组和对称组与小关节退变程度之间关联性。2.颈椎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对72个椎间盘退变进行MRI扫描分级,并按照Pfirrmann等的标准将椎间盘退变分为4级。比较C3~C7各颈椎节段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是否有无显著关联。3.颈椎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之间的关系对144个颈椎小关节分级和72个椎间盘分级后。通过对两者进行Searman统计,比较颈椎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之间的相关性。4.探讨小关节面与小关节不对称性的关系通过电子游标卡尺对18具颈椎标本共288个小关节面进行横径和上下径的测量。经2样本独立T检验,颈椎小关节面的横径和上下径在小关节不对称组与对称组是否有差异。5.颈椎小关节面的退变在影像学分级与在实体解剖上分级的一致性通过对288个小关节面的解剖肉眼观察,并按照Wang等提出的分级标准对小关节面的退变程度进行分级,通过比较影像学上小关节退变程度分级与实体观察小关节面退变程度分级是否达到一致性,来验证临床CT影像学的评估是否可靠。结果:1.通过CT扫描测量18具颈椎各节段(C3-C7)小关节矢状位角度,得144个小关节角度。共有31组小关节矢状位角存在不对称,C3/4节段存在5个,C4/5节段存在9个,C5/6节段存在8个,C6/7存在9个。其中II度即轻度不对称的有15个,III度即中度不对称的有12个,IV度即重度不对称的4个。在144个颈椎小关节中,小关节退变分级结果:Ⅰ级46个(31.9%),Ⅱ级76个(52.8﹪),Ⅲ级20个(13.9﹪),Ⅳ级2个(1.4﹪)。在C3~C7各节段中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发现小关节不对称组和对称组与小关节退变程度之间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2.对72个椎间盘退变进行MRI扫描分级,其中Ⅰ级5个(6.9﹪),Ⅱ级53个(73.6﹪),Ⅲ级9个(12.5﹪),Ⅳ级5个(6.9﹪)。在C3/C4、C4/C5、C5/6、C6/7四个节段中发现: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3.实验通过电子游标卡尺对18具颈椎标本共288个小关节面进行横径和上下径的测量。经2样本独立T检验发现:各个颈椎节段的上下横径、左右横径无差异P>0.05,上下关节面的上下径、左右径也无明显差异P>0.05。故可取四个关节面的相应数据的均值得出C3/4、C4/5、C5/6、C6/7节段的小关节的横径和上下径。C3/4-C6/C7关节面横径呈增大趋势,而上下径的大小变化趋势不明显。小关节不对称组与小关节对称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颈椎小关节面的横径和上下径在小关节不对称组与对称组无明显差异(t1=0.15,p=0.884>0.05;t2=-1.28,p=0.25>0.05)4.对144个颈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分级和72个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统计得出:椎间盘分级为Ⅰ级的5个节段当中,小关节退变为Ⅰ级有2个,Ⅱ级的有6个,Ⅲ级的有2个;椎间盘退变程度为Ⅱ级的有53个,其中小关节退变为Ⅰ级的有39个,Ⅱ级的有53个,Ⅲ级退变有12个,Ⅳ级退变2个;椎间盘为Ⅲ级退变节段9个中,小关节退变Ⅰ级包括4个,Ⅱ级8个,Ⅲ级6个,无Ⅳ级小关节退变;5个椎间盘为Ⅳ级退变节段中,小关节退变为Ⅰ级1个,Ⅱ级9个,无Ⅲ级和Ⅳ级的小关节退变;在颈椎C3-C7节段中,通过对两者进行Searman统计分析得出:颈椎小关节退变与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关系(r=0.139,P=0.104>0.05)结论:1.颈椎小关节矢状位不对称与小关节退变程度之间并未发现显著相关;2.颈椎小关节矢状位不对称和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也未发现关联;3.颈椎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无明显关系;4.在C3/4-C6/7颈椎关节面横径呈增大趋势,而上下径的大小变化无规律,颈椎小关节面的横径和上下径在小关节不对称组与对称组无明显差异;5.颈椎小关节面的退变在影像学分级与在实体解剖上分级的一致性较差,影像学对小关节退变的评估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小关节面退变的真实情况。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阐述了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优化方法,同时探讨了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具体应用。
论述光固化立体成型的工艺原理、系统组成和影响原型精度的各种因素及其改善途径,介绍了光固化立体成型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本文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追寻其作为中国舞蹈学术研究重要一脉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引领。笔者力图透析舞蹈研究所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内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出台,是我国刑事程序法和刑事实体法进行司法改革的重要方案,改革从试点试行至今已有几年,在这过程中成效与争议共存,而该制度本身也随着改革地进行,而不
沉井施工具有施工方便、挖土量少、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厦门同丙大桥工程为例,对桥梁承台沉井施工技术进
<正>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背景(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课改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