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基于调查、观察和跟踪性手段获取语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中国儿童早期数数能力的发展。具体包括何时掌握基数原则,何时出现数字直觉,何时开始采用数数的方法来代替直觉回答“共计多少”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各阶段儿童可数数目、给予数目、数字直觉的最大值及三者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对量词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量词有助于儿童掌握基数原则,从而帮助他们数数能力的发展。最后长期跟踪的个案研究数据也证实了此假设。前两章综述儿童数数能力的发展理论形成历史,、两大主要理论流派及国际上这方面的热点话题,并提出此论文研究目的。第三章通过指定数字输入实验,指定数字输出实验及数字直觉测试,结果表明:1)儿童在三至四岁之间,大部分已掌握基数原则,四岁后几乎所有儿童都能掌握此原则;2)儿童最早采用数字直觉回答“共计多少”的问题,三岁开始运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3)儿童数字能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强,四至四岁半这组儿童结果最佳,各组三次实验数据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研究还表明,2岁半至4岁半的中国南方儿童中,男女性别在数数能力上并无显著差异。第四章对新乡两所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的294位被试学习量词的情况作了深入研究,总结出量词的学习有助于儿童掌握基数原则,并加速他们数字能力的发展。第五章采用被试YCM两岁至四岁半的跟踪性数据检验前面所做假设是否正确,进一步证实了三至四岁是儿童数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量词的学习有助于儿童基数原则的掌握。论文的研究结论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数数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快。超越一半的中国儿童三岁后已掌握基数原则,绝大多数儿童四岁后已熟练运用。量词的学习促进了中国儿童数数能力的发展。但基数原则的掌握是否是“先天论”与“后天论”的判断标准,目前仍很难下结论,这是因为虽然已有一些合理的推理,但迄今为止我们仍无法精确描述儿童掌握基数原则具体过程。因此我们仍需继续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