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率的学习方式,倍受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青睐。由于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组织实施的主要教学方式,使其对传统教学进行了重要的突破,并逐渐得到完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了它的优势,但我国教育研究者仍然发现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存在若干问题。本文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作了理论的研究,结合研究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现状,通过改进小组编排、教师角色转变和提升学生合作意识三方面,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旨在解决所研究学校的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本文基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本文首先根据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对所研究学校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诊断,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同时,结合高中数学不同的课型(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尝试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其次,将行动计划与实施策略付诸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根据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前测、后测成绩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进行科学分析。最后,对整个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及行动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