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古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和现代中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进展,根据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关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理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方法作了初步探讨,在深入探讨中医对于眩晕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益气活血化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基本治疗方法,自拟清眩醒脑汤,观察清眩醒脑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源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4.1-2014.12心病科门诊就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入组前两周停服其余药物,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治疗组给予清眩醒脑汤+尼莫地平片,对照组为单用西药尼莫地平片,观察期为一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与实验室检查变化的情况,并且进行组间对照。 结果: 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比较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治疗后血脂、血流变和经颅多普勒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 结论: 清眩醒脑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且可以改善血脂、血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的指标,进一步补充了西药的不足,说明中医药配合西药能加强疗效,减少西药的副作用,显示中医药独特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