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巨桉杂种F1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与抗风性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fc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桉树人工林是我国主要短周期工业原料用材林之一,为了缓解国家木材内需,大量研究致力于提高桉树木材产量、提高木材品质和增强其抗逆性,其中对沿海种植区的桉树人工林,选育抗风性强的良种迫在眉睫。杂交育种是对桉树进行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尾叶桉(Eucalptus urophylla S.T.Blake)和巨桉(Eucalptus grandis W.Hill ex Maiden)6×6析因交配F1杂种为材料,尾叶桉自由授粉子代为对照。测定尾叶桉与巨桉杂种F1多年度的生长性状、10.3a生材质性状和抗风性,估算其遗传参数,并进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根据不同育种目标开展优良杂交组合评价及杂种优良单株选择。为桉树亲本选配和杂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大规模人工制种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亲本材料和优良无性系。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ASReml-R估算1a、2a、4.5a、8.3a和10.3a生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显性效应、父母本效应、遗传相关系数以及杂交力。尾巨桉F1代杂种在各年龄时的生长表现均优于对照尾叶桉亲本自由授粉子代。不同年份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差异(p<0.05),在区组间差异不显著。1和2a生时杂种各生长性状的母本加性方差分量低于父本加性方差分量,4.5a生时父、母本加性方差分量较为接近,8.3和10.3a生时母本加性方差分量则高于父本加性方差分量。随年龄的增长,杂种的树高和胸径单株遗传力呈现由中度至低度遗传控制的变化趋势,杂种家系遗传力呈现高-中-低度遗传控制的趋势,且杂种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显性方差与加性方差的比值则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年-年和性状-性状双变量遗传、表型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5a生时,母本U21及父本G8的一般杂交力(GHA)最高,U21×G5组合的特殊杂交力(SHA)最高;8.3年生时,母本U21及父本G19的GHA最高,U2×G19的SHA最高。尾巨桉F1杂种1-2a生时父本效应大于母本效应,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4.5a生时父、母本效应对杂种生长的贡献率相当,8.3-10.a年生时杂种的母本效应大于父本效应,且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同时评选出7个优良杂种,筛选出1个优良母本和2个优良父本,并依据标准Ⅰ、Ⅱ分别选出40和16株优树。(2)测定尾叶桉×巨桉杂种材质性状,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并估算遗传参数,利用Asreml-R估算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以及半纤维素含量的遗传力、显性效应、父母本效应、相关系数以及杂交力。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14和0.051;纤维长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10和0.056;纤维宽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88和0.187;纤维素含量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807和0.208,所有材质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得范围在0.367~0.807,呈高度-中度遗传控制,单株遗传力的范围在0.032~0.208,呈中度-低度遗传控制,杂种各材质性状的母本加性方差分量高于于父本加性方差分量,杂种的材质性状的母本效应均高于父本效应,加性效应均高于显性效应。纤维长与纤维宽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其余材质性状间均呈不显著遗传相关,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纤维长和纤维宽、纤维长和纤维长宽比、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表型正相关。木材基本密度和木质素含量、纤维宽和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表型负相关。其中母本DU1在木质素中的GHA为负值,在其他性状中为正值,其余母本和父本在不同的性状中表现均不一致。36个交配组合中U2G19在木质素中的SHA为负值,在其他性状中为正值。评选超出6个优良杂种组合和1个优良母本DU1。(3)尾叶桉×巨桉杂种的抗风性优于纯种对照,抗风值和干形在组合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区组间差异均不显著。杂种抗风值与生长性状呈不显著遗传负相关,呈极显著表型负相关,抗风值与纤维长、纤维宽呈显著或极显著遗传负相关,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宽比、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和半纤维含量呈不显著遗传相关。抗风值与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表型负相关,抗风值与半纤维素含量成显著表型正相关,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呈不显著相关。估算干形的杂交力,母本DU1的GHA最高;父本G9的GHA为最高。36个交配组合中DU1G19的SHA最高。分别采用独立淘汰法和综合指数选择法可以选出部分生长、材质、干形和抗风兼优的杂种,第一种方法选出3个优良杂种组合,第二种方法选出6个杂种组合。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是一篇汉朝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原文是《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其作者袁博是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作品塑造了一个极具韧性的猕猴主角黑儿,它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克服困难,把不幸的遭遇化为成长的经验。作品原文共6.2余万字,译文共7.4万余字。自然环境变迁相关的自然史动物小说可以说是一种新形式的小说形态,此类出版物不多,尤其是朝文出版物较少。项目通过
1060铝箔因其导电性好、易加工成形等优点而经常用作电池铝箔,其作用是承载电极活性物质,将电极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聚并输出。铸轧法生产的1060铝箔经常因为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较低而不满足电池铝箔的性能要求。本文选择添加微量的Cu,通过控制微观组织及加工工艺,在不降低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的情况下,提高力学性能。本文采用OM、POM、SEM、EBSD、XRD等微观组织分析手段,结合显微硬度、板材拉伸、铝箔拉
由于机动车行驶轨迹数据中包含有丰富的时空信息,通过深入挖掘机动车轨迹信息来探究道路路网交通运行状态是目前智能交通领域重点研究工作之一。传统的轨迹挖掘分析工作多以公共交通作为研究对象,用公共交通状态推导整体交通网络的运行状态,但公共交通与非公共交通存在诸多差异性,对差异的忽略将会影响轨迹挖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同时,由于中小规模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而现有研究多基于大规模城市中相对成熟
大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日常的饮食中,大豆油为人体补充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被氧化。油酸是营养价值最高的脂肪酸之一,作为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豆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稳定、不易被氧化的性质,在人身体里起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病、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液粘稠度。而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对人体有益,但具有不易储存、容易变质的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国家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需要对种植业高度重视,其中蔬菜种植业正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村产业的重要支柱。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从种植到收获各方面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但用于蔬菜作物的精密播种的机械化并不完善。胡萝卜种子具有独特的外形及质量等,传统的机械式播种机播种胡萝卜时难以控制播种深度、间距,并存在重播及漏播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对气吸式胡萝卜播种机进行研究与试验,使精密播种得以实现
微生物酯酶(EC 3.1.1.1)由于其商业可获得性,高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温和性被认为是高性能生物催化剂,广泛用于精细化学品,农业,食品和制药等行业。本论文以实验室保藏的产酯酶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WZZ006菌株为研究对象,对蜡样芽孢杆菌酯酶通过层析法进行了分离纯化,探究其酶学性质,克隆表达该酯酶基因,并探索其在茚虫威手性中间体拆分中的应用研究。采用超声波破碎、DEAE离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