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确保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实现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而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最艰巨的,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更是扶贫攻坚重点。解决贫困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组织动员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齐心协力脱贫攻坚。 非公有制经济是扶贫开发中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近年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宁夏的非公有制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2015年宁夏共有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104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24.9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7%,较上年提高1.7%。随着宁夏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做大做强,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突出和显现。扶贫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农村扶贫成为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回馈社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重要手段。非公有制企业承担扶贫的社会责任对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拟通过对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总体情况及个案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其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以此来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参与精准扶贫。 全文共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介绍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的现状,主要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包括贫困、贫困类型、减缓贫困、减缓贫困理论和非公有制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通过对西吉县红耀乡小岔沟村、同心县下马关镇三山井生态移民村、海原县高崖乡新民生态移民村等进行调研,分析贫困户主要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以及帮扶企业采取的具体扶贫措施和扶贫路径精准度,差异与主要原因所在,揭示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部分是国内先行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经验借鉴。主要介绍并总结了甘肃、内蒙、贵州、陕西、广西等五省(区)非公有制企业扶贫的做法和亮点,以及对宁夏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启示。 第五部分是对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参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发挥扶贫脱贫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回族地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对脱贫致富的推动作用。 第六部分是在前五个部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加快和促进宁夏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及路径选择。 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语、参考文献和致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