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创业课程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lwl20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转型期,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已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来说,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及创造力的人才,高等教育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现代高等教育应打破传统的就业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可见大学创业教育是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而生。我国自1999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拉开创业教育帷幕,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实施创业教育。然而,就其实施现状和效果而言,由于起步晚、起点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中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如创业课程多为讲座、公选课或创业大赛等第二课堂形式,缺乏整体系统性等方面问题。对此,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创业教育教学要坚持结合专业的原则,将高校创业教育有机融入相关的专业教育中。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该是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基本方向,因为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将更具实效性,可使学生专业素养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持续地发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创业教育开展方面成就卓著,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尤其是各学院开设的结合专业特色的创业课程,为我国高校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模板,值得探讨。带着这样的初衷,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程体系,寻找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模式,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构建创业课程体系提供有益借鉴,为其他类型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本文在对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课程体系整体了解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斯坦福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和工程学院的专业相关创业课程内容,探索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的融合原理。概括而言,斯坦福大学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的融合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课程目标定位高远;2.课程数目因专业而异;3.教学方法多样化;4.授课教师多元化;5.教学对象主要集中于本专业学生;6.课程评价以实践取向。根据斯坦福大学的实践经验,本研究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方面应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这五个方面入手,以体现研究型大学定位的课程目标、衔接专业知识的课程内容、整合专业资源的课程设置、体现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构成的教师队伍等途径,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全面融合,将创业思想理念逐步融入专业教学中。
其他文献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3种石灰水平下,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生物活性和木薯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比较,50%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K含量和转化
本文依照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以下简称税法),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以下简称建造合同准则),对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及纳税处理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一、建
文章引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择优评价及效果评估进行实例应用,以此说明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人力资
论文探讨了中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状况,分析了现行税制以费代税环保效力低,相关税种低碳功能弱化、节约利用资源的作用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将排污收费实行费改税开征环境税,
企业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一体化问题研究李岩摘要:企业的会计和统计是两个同等重要的核算体系,各有侧重。统计核算更侧重在实物运动信息方面,会计核算更侧重在价值运动信息方
为了从土壤化学性状角度对黑龙江典型县域黑土质量现状及演变进程进行评估,笔者对黑龙江典型县域农田黑土区636个耕层(0~20cm)土样进行了采集,应用地统计学并结合GIS空间分析
智库作为现代信息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标智库建设完成的背景下,将对标智库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描述了对标智库的具体运行步骤,提出了对标智库运行发展的动力机制、激励机
<正>宝宝"审美敏感期"的出现虽然有大致的标准期,但也会因每个宝宝身心发展、养育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当宝宝出现对这一方面的敏感特征时,应为宝宝提供适宜的环境,给予正确
期刊
近年来,我国电视产业迅猛发展,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尽管这种现象一直遭到严厉的批评,但类似的节目依旧热潮滚滚,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收看热情有增无减。本文将以
在云计算环境下,由于安全域的物理边界模糊、同一租户的虚拟化资源跨数据中心等现象,使得传统网络访问控制方法无法满足虚拟网络的实际需求。为此,提出面向云计算虚拟网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