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多体船的鲁棒纵向减摇控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qc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多体船采用流线型支柱对排水体和主体部分进行连接,不仅具有甲板面积宽敞的优点,并且具有航行阻力小、耐波性好、机动性、运载能力强、横向稳定性好等优势,因而成为各国船舶制造行业广泛关注的研究对象。但是,高速多体船的垂向稳定性较差,在海上高速航行时易受到随机风、浪、流的干扰,导致升沉和纵摇运动幅度过大,严重影响多体船的适航性。因此,设计有效的高速多体船减纵摇控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高速多体船减摇通过安装T型翼和压浪板两种减摇附体来减少升沉和纵摇运动幅度,但是多体船的升沉和纵摇运动模型存在强耦合、模型参数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减摇附体T型翼和压浪板有严格的输入约束,目前单一的减摇控制方法效果欠佳。本论文从高速多体船减摇的强耦合、不确定性、输入约束三方面问题展开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多体船的船体坐标系,基于刚体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垂向运动模型;研究T型翼与压浪板对多体船产生的作用力,对高速航行时受到的海浪扰动进行建模,得到作用于多体船的随机海浪干扰;采用CFD方法更快、更准确求解水动力参数。(2)针对高速多体船的升沉和纵摇运动存在强耦合、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解耦的鲁棒纵向减摇控制方法。建立由T型翼和压浪板作为减摇附体的多体船模型,通过数学变换将其转化为解耦的纵摇和升沉的控制模型,以及时变耦合项。采用比例-微分方法和等效最小噪声带宽设计了解耦的纵摇和升沉控制器,简化了控制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将时变耦合项作为系统不确定性,设计扩张观测器进行在线估计和补偿。最后,将综合的总控制量通过减摇附体控制分配矩阵得到T型翼和压浪板的攻角,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升沉减少20%-35%,纵摇减少40%-50%。(3)针对高速多体船纵摇和升沉运动存在强耦合,以及减摇附体T型翼和压浪板有严格的输入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观测器的预测控制减摇方法。设计有限时间扩张观测器在线快速估计纵摇和升沉的时变耦合项,以及纵摇和升沉状态量,给出了有限时间观测器收敛的理论证明。针对解耦的时变纵摇和升沉的运动模型,提出单步预测控制获得自适应控制量,提高系统的减摇性能,保证减摇附体满足约束。(4)为进一步提高预测控制减摇的实时性,提出一种随机显式预测控制减摇方法。建立高速多体船的随机运动模型,通过卡尔曼滤波的预测估计将多体船的纵摇/升沉状态的随机预测模型转化为状态均值的预测模型。为了减少预测控制在线优化计算量提高实时性,提出了离线设计与在线查询的相结合的显式预测控制,并基于Lyapunov理论分析闭环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纵摇减少50%,升沉减少35%,明显改善了多体船的纵向运动性能。
其他文献
由于历史的原因,黄秋园早期花鸟画作品大部分已经遗失,因此从时间上来分风格比较困难。黄秋园花鸟画的艺术风格是在一边学习其他花鸟画大师,一边对自己的风格完善中形成的。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
长穗花鼓跟随新中国成立初期“向民族民间学习”文化艺术大发展的东风应运而生。在由“凤阳花鼓”逐步转变成为“长穗花鼓”的过程体现了舞蹈表现形式会因为其最主要的载体“
赵州扇鼓是流传在河北省赵县境内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因其所用之鼓形似团扇而得名。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明末清初,其明快、活泼、诙谐、风趣的艺术风格,深受当地人
在中国社会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城市题材水墨画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一个新课题。水墨城市绘画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中国传统水墨画又有一定的传承和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精神营养。因此,研究分析以水墨表现城市绘画创作在当代的实践,对水墨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以水墨表现骑楼的创作研究有很大帮助。本文在实践与现有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把水墨城市绘画的概念理解为:以水墨绘画形式来表达城市中的自然景观
随着互联网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监控系统在农业生产养殖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成为了智能化养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猪智能化健康养殖关系到人们的生
随着农业智能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有关无人驾驶农机进行独立作业的研究也在飞速发展。及时、精准地对插秧机的栽植状况和工况进行监测,以及在故障发生时能实时地报警是插秧
罗马征服给埃及的司法工作带来新的变化。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罗马人到来之前,埃及已历经法老、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达3000年之久,其境内人口构成相当复杂,不同地区
写生性油画创作是一种直面生活、直面大自然的油画创造方式。印象派的出现更是将写生作为一种创作方式的观念推向了一个高峰,越来越多的画家逐渐意识到写生性绘画创作的意义
本文是一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的翻译实践报告,所译章节选取自玛格丽特·安·富兰克林所著的澳大利亚种族史作《澳大利亚白人与黑人》,该书于1976年海涅曼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