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日同形词是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使用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将《日汉同形异义语词典》中的所有词逐个搜索,筛选出错误率最高的二十组汉日同形词。对各词性的词分类对比分析,发现错误率最高的是名词和动词,这与汉日两种语言的词性分类不同有关。先从本体出发,按词性的不同,分类分析这二十组词在两种语言中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词性方面的差别。如“议论”在汉语中带有贬义色彩,在日语中却是中性词,“一向”在汉语中是副词,在日语中却是名词。结合词性和使用率,笔者将家族、规律、消灭、人间、一向、发觉、解放、广大、议论、集团、贵重、保守、感激、一同、恶性、访问、部、爱情、增长、温暖这二十组汉日同形词分成零级到五级六个等级。笔者搜索语料后发现,一级词和三级词较常用,语料库中的语料比难度较高的六级词多很多,统计错误率后发现,错误率和难度等级并没有呈现预测中的正相关,错误率最高的并不是难度最高的六级,而是一级词和三级词。对一些词义完全不同的汉日同形词,学习者常常本能使用了日语中的义项,说明学生对同形异义词存在望文生义的现象,不会的词常凭猜测。因此,对于意义完全不同的汉日同形异义词,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经常使用归纳法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词性不同的汉日同形词也要引起重视,词性不同则用法不同,极易对学习者产生误导。比如,日语中有些形容动词用法和汉语中的类似,有些则完全不同。在教学时,提高学习者依照词性背诵词语的意识,可按词性建立索引,让学习者自行整理生词笔记,帮助学习者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除此以外,汉字的写法也不能忽视,日语中的汉字未经简化,很多字和汉语中有细微的区别,如“强”和「强」、醉和「酔」。最后,本文根据认知学习理论,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认知心理学原理,为汉日同形词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笔者以《当代中文》(日语版)为教材,以高中生为教学对象对以“爱情”为代表的四级汉日同形词进行了教学设计。学习者在名词方面常犯搭配不当和词性不明的偏误,因此在教授新词“爱情”时,针对这两点进行了近义词对比讲解和练习,这些近义词均选自真实的错误语料。之后,对比分析和练习了其他三组名词性汉日同形词。在课文讲解部分,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并回答开放性问题。该设计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