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们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鲜花、飞鸟等自然界的生灵作为表现对象,寄寓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在漫长的花鸟画发展史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及其寓意也处在一个不断丰富、发展、拓新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及其规律正是我在本文中所要探寻的东西。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它的广泛性、民族性、寓意性和它对生命之美的追求是其他绘画题材所不可取代的。正确的认知花鸟画题材的特点,有利于我在探寻前人辉煌艺术成就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握其表现题材方面的发展脉络,为当代花鸟画题材的拓展和创新提供有利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从原始先民彩陶器具上具有图腾意识的鹳鸟、游鱼、石斧等题材出发,沿着花鸟画的发展历史一路走来,那青铜器上的四羊、帛画上的龙凤、唐代遗存的牛马、宋代的芙蓉锦鸡、元代梅、兰、竹、菊的“四君子”、明清徐渭水墨淋漓的葡萄、八大饱含辛酸的鱼、鸟,还有近代巨匠白石老人笔下的蟹、虾、柴耙、不倒翁等等让我目不暇接。前人对花鸟画题材的不断丰富和拓展为当代花鸟画题材的探索和扩展提供了借鉴。我们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寻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题材内容来满足当代丰富多元的审美需求,把中国花鸟画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