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zh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工业飞速发展,石油的年消耗量逐年增加,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也随之增加。开展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结构多样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从大庆油田井出水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4株产表面活性剂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对能力最强的菌株W112产表面活性剂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碳源为3%麦芽糖,最佳氮源为0.15%的硫酸铵+硝酸钠(1:2)混合氮源,培养温度为37℃,装液量为100 mL/500 mL,pH值为7.0,接种量为10%。对W112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温度、pH和盐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红外光谱和TLC分析,初步确定W112产生的表面活性剂为一种脂肽类物质。本研究同时从大庆油田油水混合样品中通过失重法和薄层色谱法筛选得到12株石油降解菌株(包括11株细菌和1株放线菌),其中7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40%以上的有4株(DQ1、DQ3、DQ6、DQ(6)),进一步研究发现这4株对石油的4种组分(饱和烃、芳香烃、沥青质和非烃)具有不同降解能力,其中DQ6对4种组分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而DQ1、DQ3对非烃和沥青质的降解尤为明显,DQ(6)对饱和烃的降解比较突出。W11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对DQ6的饱和烃和芳烃降解具有促进作用,而对非烃和沥青质的降解无明显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小学各科的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将要伴随学生一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语文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有着怎样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长期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本文研究了从细极链格孢中分离纯化的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蛋白质激发子;获得了该基因的全序列;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了该蛋白;该研究为进一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是世界上产值最高的海藻之一,仅日本、韩国、中国三国的年产值就超过20亿美元。然而,近年来紫菜养殖海区频繁出现的病害、烂菜现象,造成严重的经
摘要:高考越来越注重对于阅读能力的测试,表现在阅读量的加大,难度的增加,以及综合性的试题逐渐增多等方面。对于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遵照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找到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症结所在,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切入口又是我们阅读教学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能力一、学生阅
利用气相色谱方法从2000余株细菌中,确定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 pv.glycinea)ICMP2189是一株能够产生乙烯的细菌,其最高产率为0.6μl/ml/OD/h。根据已
miRNA是一类在细胞中通过与mRNA的3-UTR靶向结合,影响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细胞活动的,长度约18-24nt的非编码RNA,在动植物及一些病毒中都有发现。mi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