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低中心静脉压的最佳安全值,为在临床手术中安全应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用清洁级巴马小型猪50头,购自广西大学动物研究所。随机分成八组(CVP 0~<1 cmH2O组:CVP 1~<2cmH2O组:CVP 2~<3cmH2O组;CVP 3~<4cmH2O组;CVP 4~<5cmH2O组:CVP 5~<6cmH2O组;CVP 6~<7cmH2O组;CVP7~<8cmH2O组),每组6头巴马小型猪。2.在巴马小型猪动物模型上,通过股动脉插管、颈内静脉插管和由股静脉胃入的心脏漂浮导管来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由颈内静脉逆行置入单腔深静脉导管至颅内静脉开口处,备抽血用。3.在无菌条件下开腹,切除部分肝左叶,分离出矸左静脉;置管至距肝左静脉与下腔静脉开口部2.0cm处,监测各组肝静脉压和单位时间内肝静脉出血量。4.用微量输液泵输注不同剂量的硝峻甘油,将CVP控制在各组所需要的水平。5.采集股动脉血,全身混合静脉血和颅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6.用惠普多功能生命监护系统计算血液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和氧代谢指标;全身组织及脑的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O2ER)等指标。结果:1.动物模型建立中心静脉压模型制作成功48例,中心静脉压动物模型成模率96%。2.不同水平CVP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①HR在不同CVP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VP<2cmH2O时MAP、CO、CI低于CVP≥2cmH2O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VP≥2cmH2O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CVP对氧代谢的影响:①不同CVP组的Hb、SaO2和C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2在CVP<2cmH2O时低于CVP≥2cmH2O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VP≥2cmH2O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CVP<1cmH2O时全身混合静脉血和颅内静脉血的SvO2、CvO2、VO2低于CVP≥1cmH2O的各组,O2ER高于CVP≥1cmH2O的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VP≥1cmH2O时上述指标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CVP对肝静脉出血的影响:①肝静脉出血量在CVP<3cmH2O时明显少于CVP≥3cmH2O的各组,在CVP<5cmH2O时明显少于CVP≥5cmH2O的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静脉出血量在CVP<3cmH2O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VP≥5cmH2O的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静脉压与CVP呈高度的线性正相关(r=0.985,p<0.01);肝静脉出血量与CVP呈高度的线性正相关(r=0.933,p<0.01)。结论:1.CVP≥2cmH2O时能维持猪的血流动力学和机体氧代谢的稳定。2.CVP在3cmH2O和5cmH2O水平是减少肝静脉出血的两个临界点。肝静脉压和肝静脉出血量与CVP均呈高度的线性正相关,CVP越低肝静脉压越低,肝静脉出血量越少。3.术中将CVP控制在2~<3cmH2O范围内是低中心静脉压的最佳安全值,可明显减少肝静脉出血,同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和机体氧代谢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