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网络参与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i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对公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否参与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对于公民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政策制定的民主化进步。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为政府和公众的直接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渠道,网络这一新兴事物能够满足公众的意愿,为政府和公众之间构建了一个桥梁。对于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来说,一个问题要成为公共政策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具有公共性,能够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这个问题必须是公众有强烈的要求解决的,而且必须是客观的,政府能够解决的,确定好政策问题就要分析网络参与对其建构的作用,运用邓恩的分析模型,感知问题情境、搜寻问题到相互协商,推动确认政策问题这几个方面,在这些方面中,公民能够在网络上发现问题,然后引发相关的关注,然后汇成舆论压力,推动问题进入公共政策问题。在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过程中,网络参与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主要是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在网络上公民通过发现问题、讨论、博弈等方式达成共识,形成对政府的舆论压力,推动问题进入公众议程,进入公众议程后,政府再经过讨论、分析决定那些涉及众多人利益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公众议程进入到政府议程;此外公民的网络参与具有能够拓宽政府决策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群体极化、网络信息失真、网络媒体的定位失误等问题,所以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净化网络环境等措施来更好的发挥网络参与的作用。在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的过程中,网络参与主要是公民通过网络对政府公布的政策方案进行讨论,网络搜集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向政府及时反馈,政府能够及时的进行政策方案的调适。在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中,公民的网络参与弥补了政府的有限理性的缺陷,同时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要求,更重要的是很好的发挥了公民政策合法化主体的作用;同时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包括程序合法和内容合法两方面的内容,程序上的合法化是指方案通过后经过法定的程序,使方案获得法律地位,而内容上的合法化主要是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并且人民能够自觉遵照执行。网络参与在政策合法化环节的作用,一方面是能够监督政策合法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能够让公民对政策有全方面的解读,并通过网上讨论获得公民的认可和服从,从而有利于政策的顺利执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分为公共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公共政策合法化四个方面,具体分析网络参与对其四个方面的具体影响,结合相关实例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弄清楚网络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怎样起到的推动作用,怎样保障公民的参与权,怎样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有利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步。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且日益增多的“以色换权”现象。笔者认为,以性交为对价,换取职务上利益的行为是性贿赂。文章从性贿赂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两大方面论证了性
学位
刑事诉讼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体现着国家利益和个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利益的尖锐冲突,在被告人享有获得为自己辩护权利的基础上,其中辩护既是人权保障的客观要求,也是诉讼民
意识形态是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内容最庞杂、意义最含混、性质最诡异、使用最频繁的范畴之一。想要把握意识形态的本质,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点:统治与文化。意识形态主要职能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