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引起致死性番茄病害的宿主因子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k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而病毒病害是影响中国番茄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其中最具有经济危害的病毒之一,CMV有时会携带D satellite RNA(D-satRNA)寄生分子,它能引起番茄植株快速坏死。前人研究发现D-satRNA的致死性是由其靠近3′端的三个核苷酸序列所决定,并且具有强烈的寄主特异性,迄今尚未发现任何番茄品种对该病毒有耐受性或者抗性,同时D-satRNA诱导番茄坏死的分子机理也并不清楚。本论文对CMV/D-satRNA引起番茄坏死的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rdr6和sgs3番茄突变体在感染CMV/D-satRNA病毒后可以存活,并且感染植株中D-satRNA的含量和野生型番茄中的类似,说明D-satRNA在番茄中能够逃避RDR6和SGS3介导的病毒抗性。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突变体中来自D-satRNA的小RNA(sRNA)含量减少,尤其是含有其致死序列的sRNA含量明显减少,这表明RDR6和SGS3参与了野生型番茄中D-satRNA致死区域来源的sRNA的生成,并且D-satRNA的sRNA含量与植株的死亡相关。与此同时,通过对dcl4和ago7番茄突变体的病毒接种分析,发现感染CMV/D-satRNA的突变体植株都发生了系统性坏死。其中在dcl4突变体中,D-satRNA的含量明显增高,其sRNA含量明显减少,而ago7突变体和野生型番茄中的D-satRNA及其sRNA含量相似。因此,DCL4参与形成的sRNA以及AGO7在tasiRNA的形成及其在基因沉默中的功能对D-satRNA的致死性不起作用。总之,本论文的研究第一次发现了D-satRNA在番茄植物中发生致死性感染的关键宿主因子即RDR6和SGS3,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植株的死亡和来自D-satRNA致死区域的sRNA含量相关,但是不受DCL4参与剪切生成的sRNA所调控。
其他文献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所有成熟造血细胞的多能干细胞,能够长期维持造血系统的稳定性。在骨髓中,成体造血干细胞的生理功能受到其自身的内在因素以及骨髓微环境(Bone marrow niche,BM niche)等外在因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由骨髓微环境细胞分泌的一系列因子,如:GCSF、CXCL12、IL-3、SCF等,参与调控
电化学发光(ECL)主要是指在电极表面发光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能产生光信号的现象。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对电化学发传感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主要是基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较低的背景信号、宽的线性范围、较低的检测限等优势而被不断探索和创新,尤其在临床分析,农药检测,DNA分析、免疫分析等领域被广泛地应用。聚集诱导型电化学发光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发光现象,利用有机物在聚集状态下能最大限度减少分子内部由于振动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恶性肿瘤,是由于造血组织中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发生恶性突变异常增殖产生的。恶性增殖的细胞在骨髓中不断积累,挤压正常造血干细胞生存空间,并影响造血功能的正常发挥。白血病细胞除了在骨髓中影响造血功能外,还会在其他造血器官中诱发癌变,并逐渐浸润人体的其他组织形成肿瘤。在全球所有癌症发病率中,白血病排在前十位,而且死亡率也非常惊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金属材料凭借其卓越的导电性、导热性、低成本以及高强度等优点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Q235碳钢是露天结构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由于其低成本和良好的机械强度,常被用于制造各种设备和金属结构。但是对于金属而言,往往存在一个巨大的威胁,那就是金属腐蚀。金属的腐蚀问题是萦绕在世界各国头顶上的乌云,对各个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既包括经济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鉴于沿海地区对人类社会
医患冲突的发生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消解医患冲突风险成为医学界和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威胁敏感性指个体能够更加快速地注意到威胁性刺激这一心理特点,高威胁敏感性个体更容易产生冲突行为。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往往会增加个体的威胁敏感性。满足患者心理需求能够有效降低医疗过程中的威胁敏感性。本文通过四个系列实验,均使用Go/No-go实验范式,测量个体威胁敏感性的变化情况,
樱桃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 var.cerasiforme)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樱桃番茄采摘后,由于其果实皮薄多汁,病原微生物容易从果实伤口处入侵,引起果实的变质和腐烂。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镰刀真菌(Fusarium spp.)属,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其感染樱桃番茄果实后会引起采后樱桃番茄果腐病。本实验前期从黄瓜根基土壤中分
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的传递尤其图像信息的传递越来越频繁,促进了人们的交流,但是信息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寻找有效的技术途径和方法进行图像加密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图像加密主要包括基于“数学理论”的传统图像加密技术和基于“非数学理论”的新型图像加密技术两大类。光学图像加密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参量对图像进行加密的新型图像加密技术,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针对当
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太阳能分布广泛,储量丰富,被认为是最有应用远景的可持续使用的能源,如果能解决传统的光催化剂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就能进一步实现大规模的应用,缓解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BiVO_4是一种前景非常好的光催化材料,相比于传统使用的Ti O_2,它在可见光下有十分不错的光响应,因此近年来关于BiVO_4的研究内容层出不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传统的BiVO_4材料作为基础,结合文献中的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锂离子电池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我们日常用到的手提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直到电动自行车、平衡车等其他领域。但是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容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科研人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电池容量和功率密度,降低商业化所需要的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锂电池的容量、倍率、循环性能等参数是由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所决定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高的
本文介绍了我们在低对称Dirac赝自旋系统下基于线性响应理论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对电流诱导自旋极化理论研究的过程。文中对Dirac材料体系做了广泛的调研,介绍了Dirac赝自旋系统输运过程的主要理论背景和具体研究的内容,包括Dirac材料体系的发展现状、重要的理论细节以及Edelstein效应到目前主要的学术进展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文中给出了研究过程的主要理论方法和求解具体理论模型的思路,着重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