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非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戈迪默在其六十载的写作生涯中,始终坚持书写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影响下的社会现实。戈迪默本人经历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确立、推翻和后种族隔离时代三个时期的社会历史进程,史诗书写是其作品中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下,戈迪默对种族隔离制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艺术化的表达,她以白人英语作家的身份不断在写作中思索现实社会,其笔下的白人形象也因此发生了嬗变。本文以戈迪默长篇小说中白人形象的嬗变为切入点,结合戈迪默本人在南非成长及参与黑人解放运动的经历,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白人形象嬗变的呈现特征,探究白人形象嬗变背后的现实关怀。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时期戈迪默笔下不同的白人形象。戈迪默的小说创作紧紧围绕南非社会发展的历时性流变,小说中的白人形象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三类人物形象群:种族隔离的见证者,支持黑人解放运动的参与者,和被边缘化的彷徨者。这三类人物形象群是随着戈迪默本人的创作思想流变而变化的。在创作初期,戈迪默聚焦于南非中产阶级年轻白人一代,以他们的视角记录种族隔离下真实的南非生活。随着种族隔离对黑人群体的压迫愈演愈烈,戈迪默意识到社会现实的残酷与不公,毅然投身于黑人解放运动,其作品也展现出激烈的反种族隔离思想。因此,长篇小说中的白人形象从南非社会的见证者转变为解放运动参与者。后种族隔离时期属于新旧时代交替的阶段,生活在新南非的人遭遇了新的彷徨与困境。本文的最后一个章节分析白人形象嬗变背后对现实社会的思索与关怀。戈迪默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饱含了独具匠心的现实关怀。在记录南非生活的同时,用艺术化的手法追寻南非的“根”;在表明白人应当帮助黑人同胞争取平等的同时,戈迪默并没有创造白皮肤的英雄人物,而是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探索种族隔离对白人、黑人两者的伤痛与挣扎。她对南非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对种族隔离的废除产生了积极影响。自由与平等的诉求并没有随着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而消失,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背景中继续探索人们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