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与离子液体共同构建锂硫电池的准固态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科技迅速发展,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使用。大部分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来提供能量。但是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和国家电网等大规模储能设备和需要长时间能源供给的无人机等设备的要求。如何为这些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能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体积小,质量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的电池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可充电的电池中,锂硫电池有着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从理论计算的角度来看,锂硫电池可以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大部分电子设备的能源供给。但是实际使用中,锂硫电池存在着两个突出性问题:一个问题在于负极形成的锂枝晶,会刺破隔膜或断裂变成死锂,从而导致电池发生短路、循环寿命减少等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正极放电时优先生成多硫化物,而多硫化物会溶解到电解液产生穿梭现象,致使电池产生能量密度减少、负极钝化等问题。因此,为了可以进行的商业化的使用,锂硫电池必须要迫切地将这两个问题解决。本论文主要是从电解质角度来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结构二氧化钛与离子液体共同构建准固态电解质,从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锂硫电池性能随之得到进一步提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主要设计并制备了反蛋白石结构的二氧化钛与离子液体的聚合物薄膜(TiO2IO-PILs)。反蛋白石结构的二氧化钛(TiO2IO)具有三维有序周期性、多孔式结构,有利于Li离子快速传递。反射光谱(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出TiO2IO的周期有序性结构。TiO2IO-PILs对多硫化物的抑制试验,证明其对多硫化锂的穿梭有着一定的抑制效果。电化学阻抗实验表明了TiO2IO-PILs有着10-2 S/m到10-3 S/m的电导率。在第二部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和离子液体的聚合物薄膜(TiO2NTs-PILs)。在本设计中,具有高纵横比的二氧化钛纳米管互相纠缠环绕,形成一种三维网络状结构。这种缠绕式的三维网络结构既可以减少连接间结的交叉,又能创造出距离更长的离子运输通道,促使Li+快速传递。二氧化钛纳米管骨架中填充的聚离子液体可以形成一种致密的结构,在物理层次上阻挡多硫化物的移动。TiO2与硫(S-Ti-O)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进一步的抑制穿梭。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加有效的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避免活性物质损失。多硫化物的抑制试验直接证明了TiO2NTs-PILs对多硫化物有良好的抑制作用。TiO2NTs-PILs作为准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在10-2 S/m-10-3 S/m之间,证明了TiO2纳米管与离子液体的聚合物薄膜作为准固态电解质有着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这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在0.1 C下,锂硫电池的容量在40圈后保持在1360 mAh·g-1。实验证明了TiO2NTs-PILs薄膜作为电池的准固态电解质,有着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对多硫化物的抑制性,避免了电池容量的衰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而且可再生能源和有效储能的需求不断增长表明锂离子电池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关键作用。磷酸铁锂(LiFePO4)
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是我国在2006年引进的一种观果树种,现已在浙江、山东、辽宁等省份进行推广种植。当前,对北美冬青品种抗旱潜力的研究较少,限制了其向干旱地区的引
在全球变暖和化石燃料资源枯竭的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受到电力系统的广泛关注。将可再生能源在移动蜂窝网络中的整合有望显著降低使用传统燃料发
本文以国内某±800kV换流站阀厅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框架-嵌入式防火墙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模拟,提出了两种对框架-嵌入式防火墙阀厅结构的等效斜撑简化设计计算方法,
随着油田生产自喷期趋于结束,J油田A平台面临生产方式的转变。目前,油田开采方式为自喷、电泵和气举相结合,高气油比特征对电潜泵影响较大,容易产生气锁等问题,一些油井在生
本文利用水泥砂浆材料制备裂隙至圆孔渐变的含缺陷类岩石材料试件,通过对预制而成的缺陷类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类岩石缺陷尺寸变化值m(m=(a-b)/(a+b))为0、0.14、0.33
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的结构较为疏松,孔隙率较大,是有害离子入侵混凝土的快速通道。研究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和传输特性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及预测服役寿命具重要意义。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雷达探测技术的革新,天气预报更具时效性,预报准确率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雷雨大风仍是强对流天气系统识别及预报工作中的难点,目前的业务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现代公路隧道的设计更加多样,施工水平不断提高。螺旋隧道能够根据现实工程需要合理的规划其坡度及曲率绕过地质构造,适应复
粒子填料床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农业等诸多领域,研究其中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可以为填料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为填料床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