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肾清毒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制剂在中医药辩证施治理论下指导成方,该方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临床上运用二十余载,由黄芩、蒲公英、牛蒡子、川银花和豨莶草配伍组成,治疗糖尿病肾病热毒证效果显著,拟开发为院内制剂。本课题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研制该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为研制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现代中药制剂提供实验基础。在提取工艺研究中,选择与主治功能相关的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牛蒡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共7个成分的含量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AHP-CRITIC混合加权法计算各指标的综合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中西医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理认识,以及近年来淫羊藿(Herba Epimedii)、三七(Radix Notoginseng)改善AD患者临床症状及动物AD模型行为的研究,
目的:研究氯沙坦通过影响高血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间质成分抑制心室重构的药理机制。 方法:采用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两肾一夹型高血压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和氯沙坦治疗组。采用鼠尾动脉测压法记录每周血压变化,实验末称体重,处死大鼠切取心脏,并计算心脏与体重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脏组织中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JNK1/2表达。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