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者和职业译员经常将口译叫做“危机管理”,他们通过总结自己的亲身经验以及建立各种模型试图去探索造成危机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应对措施。本文以吉尔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框架,对由19个对象参加的同声传译考试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了学生常犯的错误并探究导致这些错误的诱因以及学生们所采取的口译技巧和策略。文章首先介绍了案例中的参与对象、所用材料以及实施步骤的相关情况,然后列出了影响学生口译质量的因素,如不熟悉的单词、较短的名字、数字以及同目的语的语法句法相差深远的复杂句型,同时还分析了这些诱因对学生的认知负荷以及处理能力要求的影响。文章还详细阐释了学生们在考试中所采用的口译技巧,如概括、更正、省略、预测和顺句推动,同时分析了这些技巧如何帮助学生译员减少了负荷并提出了这些技巧可能会带来的一些风险。文章进一步展开,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了即时策略和准备策略。即时策略是为提高译员处理和应对现场挑战能力而在口译实践时于听力、理解以及记忆阶段所采取的技巧。准备策略是为改善译员的现场表现在实践前后采取的策略,比如加强语言和非语言知识的积累、保持身体健康和做足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