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模型驱动开发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软件开发者的关注,特别是面向领域建模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以模型为中心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模型集成计算理论是以模型为主的软件开发新方法,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灵活的多层次多视角的建模框架,除了传统建模开发方法的特点之外,它在嵌入式软件开发中有着自己的特点,模型位于系统完整生命周期的中心,而不仅仅只是在它们的开发过程中存在,还涉及到模型的分析、验证、集成和维护。其中模型到模型的转换非常重要,它不采用模型驱动架构方法的多步转换,而是在不同的开发层次中都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表示,以便这些模型能够在各种分析、验证和仿真工具中进行使用。模型集成计算方法通过在模型层对目标领域的许多重要特性(如实时性、可靠性等)进行统一分析和验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开发的风险。通过统一的领域元模型使系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方便地扩展和维护。本文首先,阐述了模型集成计算这一新的软件开发理论的应用,为后面的模型转换方法和基于模型驱动软件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入讨论了模型集成计算方法的模型建模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本体的模型规则进行了相关研究。然后,提出了一种利用模型集成计算的模型解释开发方法,它的好处在于开发者具有在更高层的抽象分析能力,具有分析和设计一个复杂系统的能力,并且可以构建扩展接口,方便设计模型解释程序。使用模型生成器即模型转换器把这些模型转化成基本代码,配置文件和文档验证信息。在模型集成计算理论框架下,提出了在嵌入式操作系统配置模型中的领域元模型,对系统进行了部件划分和部件属性的划分,对嵌入式操作系统中所需要的配置模型进了抽象,为下一步的领域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后,创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配置模型中的领域模型和模型解释程序,根据元模型对领域模型进行分析、设计和转换,进行了这些方面的实验研究,并生成相关的配置文件,实现模型的转换,说明使用模型驱动软件开发的可行性,充分表现模型集成计算方法的便利和优点。本文所研究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配置模型的开发框架、建模语言以及开发环境是模型集成计算理论在操作系统领域的一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