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终端的用途多样化及与移动业务的紧密结合。在带给用户便利,丰富用户生活的同时,移动终端也给移动通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移动终端管理这个课题就在上述的背景下产生,通过对终端进行有效地管理,解决终端与业务之间的矛盾并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业务使用体验。 论文围绕着移动终端管理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总结了作者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论文从移动终端管理需求的研究入手,提出了移动终端能力管理的机制,研究了IMS业务环境下移动终端管理的若干问题。采用本体的理论对移动终端管理对象信息模型和移动终端管理质量的评价指标模型进行了研究。 论文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创新点简要归纳如下: (一)对移动终端管理需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需求工程方法学建立了移动终端管理的需求概念模型。在分析移动终端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的基础之上,依据需求概念模型,指出了OMA Device Management标准的需求差距,对移动终端管理的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对移动终端能力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移动终端能力的定义并对典型的移动终端能力进行了分类。在分析现有的移动终端能力获取机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OMA Device Management的移动终端能力管理机制。为终端能力的表示设计了一种终端能力管理对象结构。针对具体应用场景,给出了终端能力采集的方法。对终端能力维护和终端能力提供等操作进行了阐述。讨论了保证业务体验质量的方法。 (三)研究了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n)业务环境下进行移动终端管理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IMS的架构与业务环境,介绍了OSE(OMA Service Environment)和IMS业务环境的融合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终端管理的实现和增强机制,包括OMA Device Management协议的SIP承载机制、终端在线状态管理机制、单点登录机制和计费机制。并研究了移动终端管理和其他业务平台的交互机制,包括业务配置机制、业务质量跟踪机制和接口方法。为了满足移动终端管理的功能需求及IMS下多协议、多接口的业务环境,提出了一种具有分布式体系结构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的架构。 (四)通过对OMA Device Management协议的分析,明确了OMA管理对象信息模型,并指出了该模型中DDF(Devi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缺乏语义特征的缺点。考虑到本体在语义表达能力方面的优势,研究了本体的概念与管理对象信息模型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移动终端管理对象信息模型。依据本体建立的方法论,在分析了领域现状特性之后,建立了领域本体,列举了领域内主要概念并给出了概念关系图。为了更明确描述领域知识,采用描述逻辑和OWLDL对领域本体进行了形式化。 (五)定义了移动终端管理质量的概念,提出了移动终端管理质量的研究内容,并建立了形式化的基于本体的移动终端管理质量的评价指标模型。
其他文献
网格计算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兴技术。建立网格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分布资源(数据,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然而面对目前政务、科研、商业等领域普遍存在
安全是铁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联锁软件是保障铁路车站列车或机车作业安全的关键软件,而高效、充分的测试对于保证其安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阶段的联锁软件测试往
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在计算机仿真研究领域十分活跃。为保证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参与者不仅要能从视觉上如实地看到虚拟现实中的虚拟对象以及它们的表现,而且要能身临其境地与其
编队协同抗导决策是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其核心技术问题是作战方案的选优,即在给定编队抗导资源情况下,如何分配和调度编队内的抗导作战资源,使编队协同抗导
软件系统的界面生成在软件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也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目前成熟的界面生成手段主要是基于各种语言平台集成开发环境中的Interface Builder
随着J2EE 技术在企业级应用程序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对J2EE 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由此也引发出了许多争论。作为J2EE 核心的EJB 技术是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实现持久层的Entity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我军现代化进程也在大步向前推进,实施科技强军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必由之路。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部队枪支动态管理,实现对枪支的高效率、信息化和
即时通信系统(Instant Messenger,IM)是一种在后PC时代兴起的,以Internet网络为基础的,允许通信双方即时地传送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能够跟踪网络用户在线状态的网络应用
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测系统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老年人进行不间断实时检测,在人体健康在线监护以及疾病预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和穿戴式
随着视频压缩、网络通信及大规模高速集成电路的发展,模拟系统或以PC机插入视频采集卡构成的网络监控系统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