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u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等原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纷纷涌现,这些纠纷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政策性强。法院如何正确、稳妥地处理好此类诉讼纠纷,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坚持正确的司法原则以及把握好具体案件的处理规则是审理好此类诉讼案件的关键。现阶段,出租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普遍存在并且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而理论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出租,出租与转包是否为同一法律概念分歧不断,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的立法规定也较为混乱,进而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实践中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本文首先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与现有基本仲裁类型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性质与特征、仲裁机构的性质、仲裁的基本原则、仲裁与诉讼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和探讨。在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意见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仲裁理论,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选用200羽1日龄艾维茵白羽鸡,在玉米-糠麸-棉、豆粕日粮中,设4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250、500、1000pu/kg)和1个添加磷酸氢钙的标准磷处理,进行35d的试验,探讨了植酸酶添加水
公民的结社自由权利从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确认以来,社会虽然经过数次动荡变革,但直到经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修正,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规定结社自由是公民
舞蹈通常可解释为人类运用身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创造性活动的一种文化形式.舞蹈与文化密不可分.与民俗学家和舞蹈文艺工作者不同的是,人类学家不仅关注舞蹈的动作形态,更关心
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主体,是社会成员的基准性身份和角色,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承载者。公民意识是与“公民”概念相伴而生的一种现代法治下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