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排序决策的可满足性问题解决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满足性问题是被广泛研究的基本NP问题之一。电子设计自动化、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运筹管理等方面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简化成可满足性问题,可满足性问题的算法上的改进也极大地促进这些相关领域的发展。 本文在研究、探讨可满足性问题算法及其实现技术的基础上,选择目前的主流算法——基于DPLL完全算法,针对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搜索决策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搜索决策策略,采用动静态排序相结合的策略可满足性问题解决器。 具体贡献是: 1)研究了静态排序对算法的贡献,针对静态排序的特点,采用了一种有效地体现实际问题特征的静态分析方法,根据变量正反文字出现次数的乘积,进行初始排序,优先考虑正反文字出现次数较多变量的赋值; 2)权衡比较了多种动态排序策略,采用一种既能及时反映算法过程中问题特征,动态更新排序,又不需耗费大量计算机资源的策略,给冲突子句中的变量活跃性因子增加一个随时间增大的变量,把变量顺序提到比它活跃性因子小的前面,体现了冲突驱动,并动态更新变量顺序,优先考虑发生冲突子句中变量的赋值,尽可能避免当前冲突; 3)把这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结合到一起,互相促进,弥补各自的缺陷,成功地提高了算法的速度。 实验表明:与采用其它决策策略的解决器相比,本文的解决器拥有一定的速度优势。
其他文献
涡街流量计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流量测量方式,它具有结构简单、量程宽、测量准确等诸多特点,正日益成为流量测量的主要方式之一,涡街流量计有着广泛的应用
21世纪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实施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在传统的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本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的非理想特性而引起的码间干扰(ISI)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克服码间干扰就必须在接收端加均衡器,以补偿信道特性,正确恢复发送序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