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enjamin Bloom(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率先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该理论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引发了一股研究热潮。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广泛实践,2001年一大批专家学者在原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使其变得更加完善和应用性更强。英语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也成为教学领域主要科目之一,自然而然,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尝试将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应用到英语教学当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和“读”是输入性技能,“说”和“写”是输出性技能。中国属于非英语国家,缺乏“听”、“说”、“写”的环境,学习的英语材料大多和“读”有关,因此“阅读”就成为最主要的语言输入途径。此外,在英语教材中,阅读处于核心地位,占据了大量篇幅。在高考中,阅读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分值在其它各项题型中是最高的。因此,阅读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显得相当重要。教师课堂提问在课堂语言中占据较大比例,既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又是教师们教授阅读的主要方法和学生们提升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虽然教师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提问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较多涉及低级的认知层次(记忆、理解、运用),而较少涉及高级的认知层次(分析、评价、创造)。本文旨在研究,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英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提问,从而促进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由此,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第一,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提问中应用现状如何?第二,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提问主要侧重哪些认知层次?第三,以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六个层次教育目标全部覆盖的英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提问能否有效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层次?为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提问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采用课堂观察法,记录教师的具体教学过程,并且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提问所体现的层次目标;采用对比实验法,针对AB班实验前后测数据(六个层次的阅读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英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提问,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研究结果表明: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提问中的应用程度一般,且实际的阅读教学主要关注记忆、理解和运用前三个较低层次目标,而缺乏对分析、评价和创造后三个较高层次目标的关注,而经过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的实验班的英语阅读成绩比未经过理论指导的控制班的英语阅读成绩都要高,并且通过差值(实验班提高的平均分减去控制班平均分)的对比,发现评价和创造这两个层次提高最明显。得出的研究结论: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应用程度有待提高,并且教师课堂提问需要向更高层次(分析、评价和创造)发展,以及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师课堂提问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