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谷维素预处理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γ-谷维素(Oryzanol,ORY)作为干预手段,探讨其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以下将分为两部分来阐述本实验的研究方法,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体内实验:(1)首先选取50只C57雄性8周龄小鼠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组(Sham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低浓度γ-谷维素预处理组(I/R+ORY10组)、④中浓度γ-谷维素预处理组(I/R+ORY20组)、⑤高浓度γ-谷维素预处理组(I/R+ORY40组),其中②-⑤组进行小鼠肝脏部分I/R手术,③-⑤组进行ORY预处理。(2)小鼠经肝部分缺血再灌注后取血清和肝脏以备后续实验,采取转氨酶检测试剂盒检测各分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3)对各分组肝脏标本进行H&E(Hematoxylin and eosin,苏木精&伊红)染色;(4)通过试剂盒检测各分组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5)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各分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评估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程度;(6)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肝组织中GRP78的表达水平,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NLRP3炎症通路相关蛋白、损伤相关分子HMGB1、GRP78/PERK/EIF2S1/CHOP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
  本实验第二部分为体外实验:在体外以CoCl2模拟缺氧环境来诱导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缺氧损伤,探讨ORY对CoCl2诱导的缺氧损伤的影响。(1)首先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γ-谷维素在体外对AML12小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的二氯化钴(CoCl2)在体外对AML12小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在CoCl2诱导缺氧条件下,各浓度γ-谷维素在体外对AML12小鼠肝细胞增殖的作用;(2)设计分组:①空白对照组、②ORY组、③CoCl2组和ORY+CoCl2组(经ORY预处理后CoCl2诱导损伤的AML12细胞组);(3)通过DCFH-DA染色检测各组肝细胞模型中的活性氧含量;(4)通过Hoechst染色检测各组肝细胞模型中的细胞凋亡情况;(5)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模型中GRP78/PERK/EIF2S1/CHOP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第一部分体内实验结果显示:(1)成功建立小鼠肝I/R损伤模型;(2)各浓度γ-谷维素预处理组血清AST、ALT较I/R组明显降低;(3)各浓度γ-谷维素预处理组中肝组织结构的病理损伤变化明显轻于I/R组;(4)γ-谷维素预处理组中肝组织的SOD和GSH含量较I/R组明显增高,而MDA和MOP含量较I/R组明显降低;(5)Tunel染色结果显示各浓度γ-谷维素预处理组肝脏组织中细胞凋亡明显少于I/R组;(6)与I/R组相比,各浓度γ-谷维素预处理组的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组织中GRP78的表达明显下降;(7)与I/R组相比,Sham组和各γ-谷维素预处理组中肝组织的NLRP3炎症通路相关蛋白和损伤相关分子HMGB1表达明显下降;(8)与I/R组相比,Sham组和各γ-谷维素预处理组中肝组织的GRP78/PERK/EIF2S1/CHOP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9)与I/R组相比,Sham组和γ-谷维素预处理组中肝组织的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下调。第二部分体外实验结果发现:(1)不同浓度的γ-谷维素溶液处理AML12小鼠肝细胞24小时后,4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γ-谷维素溶液对小鼠肝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2)不同浓度的二氯化钴溶液处理AML12小鼠肝细胞24小时后,随着二氯化钴溶液浓度升高,小鼠肝细胞的细胞活力值逐渐下降,当二氯化钴溶液浓度为300μmol/L时,细胞活力值下降为57.80%±3.45,后续建立缺氧模型选取此浓度;(3)不同浓度γ-谷维素溶液对小鼠肝AML12细胞预处理,在300μmol/L二氯化钴溶液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γ-谷维素溶液浓度在160μg/ml及240μg/ml时细胞活力值明显升高;(4)预处理组(ORY240+CoCl2300组)中肝细胞的活性氧含量明显高于二氯化钴处理组(CoCl2300组);(5)与二氯化钴处理组(CoCl2300组)相比,预处理组(ORY240+CoCl2300组)中凋亡细胞明显减少;(6)ORY240+CoCl2300组中GRP78/PERK/EIF2S1/CHOP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7)与二氯化钴处理组相比,肝细胞的促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较二氯化钴处理组明显增高,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较二氯化钴处理组明显降低;
  结论:γ-谷维素预处理能够改善肝I/R导致的肝脏损伤,其可能的机制与ORY减轻氧化应激、抑制NLRP3炎症通路和降低损伤相关分子HMGB1的表达来减轻炎症反应,并抑制GRP78/PERK/EIF2S1/CHOP内质网应激通路的激活减轻细胞凋亡来实现的。本研究探索了ORY在肝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为ORY将来用于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建立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所致小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三种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探讨赶黄草总黄酮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制备赶黄草总黄酮胶囊,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抗化学性肝损伤的药品和保健食品提供依据。  方法:1.赶黄草总黄酮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170只SPF级KM小鼠,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对乙酰氨基酚(APAP)、酒精
学位
目的:肢体缺血坏死是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致残的主要原因,外科治疗即使有效的重建肢体血流,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也会加重组织损伤,术后患者肢体缺血反复发作也成为一大难题。骨骼肌纤维表面的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KMSCs)具有干细胞性质。当肢体发生缺血损伤后,附着在肌纤维表面静息的
目的:(1)建立丹葛酚酮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其中9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完善提升丹葛酚酮胶囊的质量标准。(2)采用UPLC-MS/MS对丹葛酚酮提取物大鼠血浆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药动学和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3)建立丹葛酚酮提取物中8种主要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阐明主要药动学参数,揭示丹参葛根对药配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美国的参议院审查并通过了与中国的相关法规明显冲突的《外国公司担责法案》,其中对于会计和审计的要求使得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陷于困境。除监管趋严以外,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还面临着声誉受损、估值降低等多重问题,其希望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也是情理之中。相比国外险峻的形势,国内政策给予中概股回归以大力支持,中概股可能再次掀起回归热潮。回归是公司战略转型和调整融资渠道的好机会,因此,对于中概股企业回归
学位
目的:吡咯啉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如何简单地构建官能团化的吡咯啉极具挑战性。可见光催化是一种绿色、温和的催化策略,近年来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通用的光催化合成吡咯啉衍生物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利用γ,δ-不饱和肟和三氟甲基烯烃在可见光照射下制备吡咯啉衍生物,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系统筛选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进行反应体系通用性研究,通过机理
学位
新兴互联网科技企业在处于创立初期阶段时,企业的控制权基本由内部核心团队所持有。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融资需增加,创始人等核心成员面临控制权向外部股东转移的危机。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往往选择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应对。因为双重股权结构一方面可以避免企业创始人控制权的转移,另一方面可抵制外部敌意收购。目前,海外资本市场是诸多新兴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摇篮,同时大多数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都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2
学位
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作为支持,融资则是企业直接获得资金的重要途径,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再融资的选择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过去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以配股和增发为主,但是2017年“再融资”新规的颁布提高了增发和配股的门槛,而利用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融资却没有受到太多限制,因此可转债融资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
学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核心,通过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确定检查风险水平,由此设计开展进一步审计程序。而在新三板审计中,企业由于自身性质、规模和经营环境所蕴含的高风险性对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限于经验、能力、成本等因素,风险评估程序往往停留于形式层面甚至缺失,由此对风险把控的不足增加了审计失败的可能。所以,注册会计师如何在高风险的新三板审计业务中实现对重
学位
中国的土壤污染风险正在成为一个受关注的话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因为会向农业作物中迁移,导致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而成为了土壤环境管理的重点课题。随着国家对土壤环境管理方式从污染修复向风险控制的方向进行转变,在制定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时,迫切需要掌握区域的土壤环境风险现状和风险来源情况。目前,通过土壤污染调查已经可以掌握区域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情况,但造成了土壤重金属从污染源向周边迁移的过程信息丢失。本研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