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状态。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陕西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增长,已取得了显著经济成就,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陕西省仍属落后省份,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及低效益、劳动力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不同步、各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等矛盾日益显现。陕西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复杂的产业体系中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合理产业结构。论文试图通过对陕西产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陕西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的对策,以实现陕西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回顾了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及陕西产业结构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发现关于陕西产业结构的研究中大都是定性分析,缺少对陕西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研究。论文则在大量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陕西产业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论文运用定量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陕西地区及全国部分地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工业化水平三个层面对陕西产业结构的演进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利用产业结构变动度、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陕西产业结构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揭示出陕西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论文同时根据萨缪尔森提出的“快车道”理论,利用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出在平衡增长的条件下陕西三次产业的最优结构为9.16%:53.48%:37.36%(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并以到2010年实现最优结构为假设,建立起陕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规划方案。通过分析研究论文得出这样的结论:陕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提高,而第一、三产业产值比重在降低,第三产业比重的降低对陕西经济长期发展是不利的;陕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的不对称程度要比第一、二产业轻得多;陕西经济增长是靠第二、三产业的竞争力(区位优势)因素拉动的;陕西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结合对陕西产业结构的分析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的优化调整规划方案,论文提出了陕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这为陕西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