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均有发布“国情咨文”或“政府工作报告”的惯例。这种政治语篇传达了发言者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具有丰富的人际意义。本文试图在功能语法的指导下对美国国情咨文和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情态表达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在这种政治语篇中,英汉两种语言在情态表达上的异同,并试图解释导致这种异同的原因。作为实现语言人际功能的主要语言手段之一,情态在语篇分析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考察语篇的情态系统,既可以弄清发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和对未来行为所作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还可以了解发话人和倾听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利关系等。在过去几十年里,语言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解释了情态。韩礼德从功能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情态系统,并把情态语义学研究推上了语篇语义学层次,为话语分析等学科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本文选取的语料是2010-2013年美国国情咨文和同期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文章首先分析了英汉情态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然后结合选取的中美政治语篇,找出这些词,做好标记。其次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情态种类、情态倾向、情态值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国情咨文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情态表达的异同。最后分析了导致这些异同的原因。总的来说,国情咨文和政府工作报告在情态表达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英文的情态表达方式比中文更丰富。在国情咨文中,情态的表达方式有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谓语的扩展式、名词化和施为动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情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意向陈述句。其中,情态助动词都占有很大比例。其次,关于情态的取向,国情咨文趋向主观,政府工作报告趋向客观,而两者在意态的取向上都倾向于主观。最后,在国情咨文中,中值情态表达方式使用较多,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值情态表达方式使用较多。本研究将韩礼德对情态的研究有效地应用在了对政治语篇的对比分析中,能够对政治语篇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