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知影响情绪体验的ERP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觉知是指个体对自己有所认识或意识的内部主观状态,它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此外,标准,即恰当行为、态度和特质的心理表征,它能影响情绪体验的自我觉知效应。本研究主要探讨一般自我觉知影响情绪体验的表现及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激发标准后,情绪体验的自我觉知效应的动态变化过程。本研究共包括3个ERP实验,采用镜子来启动高自我觉知状态。实验一招募了58名被试,随机划分到高自我觉知组和低自我觉知组,使用单纯的情绪图片刺激诱发个体的正性、负性情绪,要求被试看完情绪图片后完成主观感受强度的评定,实验一旨在考察提高一般自我觉知水平后,它将如何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情绪标准——要求被试在观看情绪图片时尝试产生情绪,通过明确地指向情绪,探讨标准如何改变自我觉知对情绪体验的影响,及其变化的内在机制。实验三通过设置觉知他人条件来激发社会标准,尝试进一步检验标准的意义与作用。结果发现:(1)自我觉知能增强个体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在高自我觉知组的主观情绪评定分数显著高于低自我觉知组,同时高自我觉知条件下的额区LPP波幅显著大于低自我觉知条件下的额区LPP波幅,并且自我觉知的主要激活脑区为额区;(2)情绪标准会削弱自我觉知下的情绪体验强度,设立情绪标准后,高低自我觉知组无论在行为数据上还是额区LPP上均没有显著差异;(3)社会标准也会削弱自我觉知下的情绪体验强度,两者虽然在主观情绪评定分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自我觉知条件下的额区LPP波幅显著大于觉知他人条件下的LPP波幅;(4)在早期注意成分上,高自我觉知下的P2波幅显著大于低自我觉知和觉知他人条件,而低自我觉知和觉知他人条件所诱发的N2波幅均显著大于高自我觉知条件;(5)无论是在何种觉知条件下,个体对负性情绪的主观评分最高,其次是正性情绪,最后是中性情绪,且负性情绪诱发的P300、顶区LPP波幅显著大于正性情绪和中性情绪,主要的激活脑区为顶叶。综上所述,无论有无标准、自我觉知与否,个体都能对情绪刺激进行有效地编码和加工,并且对负性情绪的加工最为精细。自我觉知能使个体将认知资源聚焦于当下进行的行为活动中,由此增强情绪体验强度。但当自我觉知涉及到标准后,无论激发的是情绪标准还是社会标准,标准所引发的自我调节和情绪调节,都会削弱情绪体验强度。
其他文献
卢沉:  1984年,周京新的《水浒组画》问世,以其独特幽默的画风,极度夸张的造型,引起美术界的关注。不少人受其影响,至今仍可见《水浒组画》式夸张手法出现在展览、出版物中。当时,作者还是一个尚未毕业的20来岁的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初出茅庐就身手不凡。  虽然在人物画创作中追求造型趣味,并非始于周京新,但在中国画走向现代,造型语言个性化的浪潮中,他是一个搏击浪尖的弄潮儿。  周京新以他旺盛的创造力,不
依恋和自尊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心理指标,以前关于青少年依恋和自尊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争议,而针对土家族这样的特殊群体的研究还未见报端,对土家族青少年依恋
笔者在平煤医疗集团职业病医院肺灌洗中心了解到,有吸烟嗜好的人群,可通过大容量肺灌洗技术减轻吸烟对肺脏的损害,并能帮助戒烟。 The author learned from the Lung Perfus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老年教育应运而生。重视和发展老年教育,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老年人自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