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足细胞排泄与肾小球疾病的相关关系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w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尿液足细胞排泄与各种肾小球疾病病理改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其作为无创性评估肾小球疾病活动性及肾脏病理损伤严重程度指标的可能性,以期能够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方法:96例行肾穿刺病理活检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肾脏病理改变,将病例组分为肾小球活动性病变组和非细胞增生性病变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等化验指标,采用免疫酶细胞化学方法,应用小鼠抗人podocalyxin(PCX)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计数足细胞,比较分析各组尿液足细胞阳性率及尿液足细胞的平均排泄水平。从中选取病理改变表现为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IgA肾病患者36例,按IgA肾病病理组织学Lee分级分为4组,IgA肾病Lee分级Ⅱ级组(1组)、IgA肾病Lee分级Ⅲ级组(2组)、IgA肾病Lee分级Ⅳ级组(3组)、IgA肾病Lee分级Ⅴ级组(4组),进行尿液足细胞排泄水平及临床化验指标与IgA肾病病理严重程度的分析。 结果:1、96例肾脏疾病患者中,65例尿液足细胞阳性,占67.71%,而40例健康志愿者中尿液足细胞均为阴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96例肾脏疾病患者中,肾小球活动性病变组,尿液足细胞检测的阳性率为75.81%,足细胞平均排泄水平6.48±8.03个/20HP;而肾小球非细胞增生性病变组,尿液足细胞检测的阳性率为52.94%,足细胞平均排泄水平2.65±3.92个/20HP,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gA肾病4组与1组相比,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3组与1组相比,尿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2组与1组相比,仅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化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gA肾病4组尿液足细胞排泄水平明显高于1组和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尿液足细胞排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足细胞排泄水平与IgA肾病Lee分级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432,P=0.01)。 结论:1、多种类型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均有足细胞的损伤脱落,而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及健康成人尚未发现足细胞的损伤脱落。2、尿液足细胞的排泄水平与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的活动性密切相关。3、尿液足细胞的排泄水平随IgA肾病肾脏病理改变的加重而增多,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4、小鼠抗人podocalyxin(PCX)单克隆抗体尿沉渣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方法,初步评估肾小球疾病的活动性及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彩色室壁运动(CK)技术测定二尖瓣瓣环位移,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检测26例健康对照组(Con组)和25例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心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