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动物养殖产业的扩大以及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加,动物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而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近几年的发病率高达30%-40%。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炎症反应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认为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炎症性的疾病。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西药或中药,这些药物虽然对血糖控制有一定效果,但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一种对机体危害程度小并可控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降糖药成为近些年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牛磺酸作为机体中的一种条件性的必需氨基酸,具备多种生物学功能。本课题组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牛磺酸不仅能够降低糖尿病动物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而且牛磺酸能够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来降低炎症反应给机体带来的损伤。由此推测牛磺酸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本试验通过尾静脉注射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从炎症抑制角度考察牛磺酸对小鼠糖尿病肾病预防作用,为应用牛磺酸预防动物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STZ的方法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将小鼠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牛磺酸对照组(T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1%牛磺酸预防组(DMT1组)、2%牛磺酸预防组(DMT2组)、3%牛磺酸预防组(DMT3组)。每天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等。在第2W、4W、6W、8W测定每只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在第8W时采集血清和肾脏样本以及称量肾重。通过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肾脏组织中的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水平;通过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MPO的活力判断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程度;通过微板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通过HE观察各组小鼠肾小球、肾小管的组织结构;通过IHC检测小鼠肾脏组织CD68、MCP-1的水平;通过Western-blot检测小鼠肾脏组织HMGB1、TLR4、NF-κBp65、My D88、CD68、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基于NF-κB通路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肾病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对各组小鼠的行为学观察。结果显示,DMT3组小鼠和DM组小鼠相比采食、饮水、精神状态接近C组;通过监测各组小鼠的血糖和体重,结果显示DM组小鼠血糖值显著高于C组(P<0.001),DM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C组(P<0.001),而DMT3组小鼠与DM组相比血糖值显著降低,体重显著增加(P<0.001);通过计算肾脏指数,结果显示DM组小鼠的肾脏指数显著高于C组(P<0.001),DMT3组与DM组相比差异更为显著(P<0.001);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肾脏中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显示DM组小鼠血清中的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01),而DMT3组小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01)。DM组小鼠肾脏中IL-6、IL-1β、TNF-α水平都不同程度的高于C组,而DMT3组小鼠肾脏中IL-6、IL-1β、TNF-α的水平都不同程度的低于DM组;对各组小鼠肾组织中MPO活力的检测,结果显示,DM组小鼠的MPO活力显著高于C组(P<0.001),而DMT3组的小鼠MPO活力显著低于DM组(P<0.001);通过微板法对各组小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DM组小鼠的肌酐、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C组(P<0.001),而DMT3组小鼠的肌酐、尿素氮的含量极显著低于DM组(P<0.001);通过HE观察各组小鼠肾小球、肾小管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DM组小鼠的肾小球、肾小管与C组相比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损伤,而DMT3组小鼠的肾小球、肾小管形态结构接近C组;通过IHC检测CD68、MCP-1的水平,结果显示DM组小鼠CD68、MCP-1的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01),而DMT3组小鼠CD68、MCP-1的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01);通过Western-blot检测肾脏组织HMGB1、TLR4、NF-κBp65、My D88、CD68、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DM组小鼠的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高于C组,而DMT3组小鼠的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的低于DM组。表明牛磺酸通过抑制肾脏炎症对糖尿病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