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协作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ncom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为了应对用户对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好的服务质量以及更大的网络容量需求,人们在多天线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模式,即协作通信(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架设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在通信终端之间的直接信道中建立辅助信道,可以对抗无线信道的衰落,有效地扩大无线传输的覆盖半径,增加传输速率,提高传输可靠性。作为一种能够获得空间分集增益的虚拟MIMO技术,协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蜂窝网络、传感器网络、和Ad Hoc网络,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已经成为无线通信中主流研究热点。本文对于国内外在无线协作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与分析,并对分布式协作通信和面向多用户的MIMO协作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属于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范畴。本文在物理层层面上的创新性研究内容包括全双工模式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分布式空时编码;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的异步协作系统下的空时编码方案;面向多用户的MMO中继协作通信的联合预编码设计等方面。协作通信在全双工(Full-Duplex)模式下相比于半双工(Half-Duplex)模式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从全双工模式下的协作通信场景出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分圆准正交空时分组码(Quasi Space-Time Block Code, QOSTBC)。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是通过在多个中继节点对信号作简单的处理,使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具有空时分组码特有的结构,从而对接收信号矢量进行联合解码,并能获得较高的协作分集增益。此外,相比于传统的分布式准正交空时分组码,本文提出的分圆准正交空时分组码不仅需要更少的解码运算量,在全双工模式下还具有更低的终端到终端延迟时间的特点。本文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实验证实了方案的优越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理想研究情况下,多个中继节点之间是完全同步的,即假设多个中继节点同时发送,并且发射载频以及不同中继节点到接收端的传输延迟也是相同的。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中继节点分布性特点以及不同晶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多中继协作系统存在着其内禀的时间异步特性,因此,研究协作通信系统中的时间同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异步协作通信的空时编码实现方案,将异步下的双中继Alamouti玛传输方案扩展到使用分圆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四中继场景中。利用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对时域信号添加足够长的循环前缀以克服异步条件下引起的时延偏差,并在中继节点采用了时序逆转等高级信号处理方法,从而解决传统空时码字无法在异步环境下直接使用的缺点,并在全双工异步协作下获得了分集增益。MIMO协作通信系统在面对多用户的条件下设计时,往往存在用户间的数据流串扰问题。预编码技术是通过在发射端对发射信号增加某种预扰动来针对性地对抗无线通信中存在的用户间干扰等各种不良效应,从而有效改善系统性能并简化接收端的设计。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格基约减的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 (THP)基站,中继联合预编码的技术,在发射端通过反馈技术获得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利用预编码(或者预均衡)等方法,将移动台(MS)端的复杂信号处理部分转移到基站(BS)和中继是可以实现的。格基约减技术是一种将信道矩阵转变成近似正交的等效信道矩阵的技术。从基站到用户发送数据需要受到基站到中继以及中继到用户的两个衰落信道和噪声的影响,格基约减对信道矩阵的等效变换能够在信号检测时减少这种不利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在信道矩阵约减的基础下,THP预编码技术通过判决反馈加强对变换星座边界的控制,提高判决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编码方法能够获得满分集增益,显著提高系统误码率性能。本文对于新一代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空时编码和MIMO多用户预编码技术的总结、研究和创新丰富了协作通信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实际系统中的分布式空时编码和MIMO多用户协作预编码技术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但调查显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课堂内数学文化气息不浓,应用性占主导地位;课堂外数学文化氛围紧张,数学学习形式较单一;教
目的探讨将急救方法前移至基层卫生院或事故现场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提高重度有机磷中毒(0PI)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急救中心赴基层卫生院(事故现场)紧急救
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UAB)医学院药理与毒理系的博士研究生课程——"现代药物设计与研发"是UAB整合生物医学研究生培训计划(integrative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10例小细胞肺癌(SCLC),5例炎性假瘤,16例远端正常组织中APRIL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抑制因子(PAI-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和血管形成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垂体腺瘤手术标本41例,分为侵袭组21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汶川"5.12"地震(2008年5月12日至5月21日)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及重庆急救中心收治的196例创伤患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CD14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肝细胞L-02与肝癌细胞SMMC-7221中CD147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