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证这种结算方式是把应该由进口商履行的付款责任,转为由银行来履行付款的业务,所以能够保证出口商安全迅速的收到应得的货款,同时买方又能按时收到货物发出后的所有单据。自从出现信用证这种结算方式以来,这种支付方式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但是,由于信用证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其独立性特点,即信用证虽然是根据签订的贸易合同开立的,但是信用证一经开出,就会独立于签订的贸易合同。在业务操作时银行是根据信用证的条款审核单据,而不用管货物的。就因为这个特点使得信用证结算中存在了一定的风险。信用证结算的风险之一是软条款风险,进口商出于各种目的的考虑,在开来的信用证中加入了各种各样的软条款,使得信用证无法履行或者加大了履行的难度,致使出口商在采用信用证结算中,产生了收汇风险。 在信用证中结算中,由于里面包含了许多人为的因素,关系到业务员的素质,工厂素质、单证员的素质、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开证行的资信、以及进口商的资信等。使得信用证结算过程中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产生了不符点,遭到对方银行的拒付,因此如何防止不符点的发生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信用证结算作为国际贸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结算工具,但是由于信用证本身并不能做到防止欺诈,并且近年来国际贸易中信用证诈骗案件不断发生,这使得有关进出口当事人以及银行的收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也扰乱了正常的贸易秩序。银行、买卖双方及各个当事人都需要提高警惕与戒备,并且提高业务水平,练就高超的本领来应对种种风险。在信用证业务的开展中应当严格遵循信用证的交易原则,与此同时进出口双方当事人应当规范信用证操作,熟知信用证诈骗的种类和方式,进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遏制信用证诈骗事件的发生。 本文通过介绍相关的软条款,不符点拒付以及信用证诈骗等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进出口商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燃,从而能够安全的收到货物和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