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比较《品花宝鉴》与《红楼梦》,认为这两部作品之间是继承和分离的关系,《品花宝鉴》确实在题材选择、意淫观念、人物塑造等方面对《红楼梦》有所继承,但在这些方面又有自己的变异和创新,在某些层面上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并未被《红楼梦》的光环所掩盖,从而具备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和社会价值。在题材选择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意识到了个人经历的重要性,将个人情感、经历写进作品,陈森写《品花宝鉴》更是与其经历有关,并在处理个人经验与虚构故事之间的关系上继承了曹雪芹“以幻作真,以真作幻”的方式来处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在塑造作者影子似的人物时,陈森的手法却有不同。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是第一主角,全书的情节发展都是以他为中心展开的,而《品花宝鉴》中的作者“自况”人物高品则只是配角,并未对小说的情节脉络起到影响或推动的作用,但却穿插于诸多情景之中,发表一些可以视为作者心声的言论,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虽然《红楼梦》和《品花宝鉴》的作者在题材选择上都意识到了个人经历的重要性,都欲于小说中展现个人经历,但由于两位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两部小说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也相应的不同。曹雪芹洞悉贵族家庭,陈森则深谙市井梨园,所以两位作者都“就地取材”,表现了各自所熟悉的社会阶级和群体的生活,以写实的态度呈现出了各自的本来面貌。《红楼梦》中曹雪芹提出了“意淫”观念,“意淫”是与“皮肤淫滥”相对的,是一种近似“痴情”的感情。曹雪芹在书中提倡“意淫”而贬斥“淫滥”,“意淫”的代表人物是“闺阁良友”贾宝玉,“淫滥”的代表人物是追求感官的刺激和对女子占有的贾琏、薛蟠等人。陈森赞同并继承了曹雪芹提倡的“意淫”观念,认为一涉性的行为,便为淫亵,情也就无从谈起了。《品花宝鉴》在继承《红楼梦》的“意淫”观的同时又有着微妙的变化。它少了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的内涵,却使得“意淫”这一观念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扩大,不再局限于男女之间,而扩展至“男男”之间。在人物塑造方面,《品花宝鉴》中同性爱情的两位主人公就像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翻版。陈森在塑造两位主人公形象时的确是受了《红楼梦》的很大影响,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红楼梦》中两位主人公的喜爱,但是由于艺术修养的有限,使得他笔下的梅、杜二人的形象远没有宝、黛二人的形象立体、丰富和充满魅力。《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突破了以往小说中千人一面的模式,注重描写人物的特性,使得书中的人物都个性鲜明,独具魅力。“正衬”和“反衬”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时用的较多的方法,《品花宝鉴》在塑造人物时也成功借鉴了这两种艺术手法,创造出自己的人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