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以及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许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复杂的开发技术和高成本限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此各国都纷纷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政策绩效的评价能够为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依据,为下一步政策调整提供理由,因此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对比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措施和发展现状,在总结世界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经验的同时,提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并指出目前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我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评价方法,建立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效果-效率-公平性三维度的评价体系。分别从总量指标、环境效果两个方面评价政策的效果;从补贴效率和成本改进两个方面研究可再生能源政策的静态效率,从可再生能源技术效率方面研究政策的动态效率;从“排污费”的角度建立政策的公平性指标。最后对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激励政策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在激励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装机容量、发电量呈现上涨态势,电源结构逐渐优化,环境效果愈加明显;风电的LCOE模型显示2008-2013年风能LCOE逐年减小,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力增强;运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9-2013年我国20个省市的风电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得出,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能够较为充分的挖掘现有的技术效率,但是并没有促进新技术的开发。根据东北电网的相关数据,测算激励政策的公平性,结果显示,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扩大,系统单位降耗成本增加,电力消费者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在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时,政策应该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成本等因素,有效调控其投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