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时间尺度双向LSTM网络的水质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兼具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特性的红树林,在防浪护堤、净化污染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红树林资源急剧减少,滨海生态安全已面临威胁,因此对红树林湿地进行监测与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作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质量对于生态系统健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水环境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可以实时把控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然而,目前对于水质的监测和分析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效率较为低下,严重影响生产决策的时效性。因此,要做好水质预测自动化,为建立水质预测预警机制提供技术支持。为了对水质进行更准确、更全面的预测分析,本文根据水质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双向LSTM网络的水质预测方法。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提出数据生成方法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在构建模型阶段,网络对输入数据分别进行正序和逆序处理,并考虑在多个时间尺度上的依赖关系。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明确研究背景和内容。分析水质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方法,并根据当前方法的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对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阐述。(2)分析水质数据特征。下载公开的水质数据集,整理后分析数据指标与研究常用指标的匹配度、数据缺失情况、不平衡情况、数据量大小、数据关联性情况等特征,并选取研究指标。(3)水质数据生成方法研究。对于数据缺失问题,采用插值算法进行数据填充;对于数据不平衡和数据量小的问题,研究数据生成方法,基于真实数据进行数据仿真,达到扩充数据的目的。(4)水质预测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为了捕捉水质指标数据的邻近信息、周期信息、趋势信息,需从短期、中期、长期三种时间尺度上寻找时间依赖关系。又鉴于双向LSTM网络具有很强的捕获和存储信息的能力,在预测任务中表现良好,因此本文从多个时间尺度基于双向LSTM网络构建预测模型,并在建模过程中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实现模型超参数的选取和调整。(5)实验验证分析。将真实的北仑河口水质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集,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在不同的算法和模型下进行预测实验,并根据实验评估指标的结果展开分析,证明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将CO、HC、NOX分别催化氧化、还原是机动车尾气减排中最重要的催化反应。美国能源部设定了机动车尾气减排目标,试图开发出在150℃以下将标准污染物消除90%以上的催化系统,该温度比目前的商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低100℃左右,称为“150℃挑战”。同时,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也进一步提高,因此进一步提高尾气催化剂性能,研发新一代尾气处理催化剂,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热点。发动机排气出口至排气歧管的气体温度是80
大气微生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然而其浓度过高时对人体健康和工业生产等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制药、食品、芯片制造等行业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实现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微生物培养计数法需要数十小时,无法实现微生物浓度的快速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微生物的数量,但是需要试剂和专业检测人员操作。基于荧光检测技术的微生物粒子计数仪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所依赖的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将太阳能转换为清洁的氢能,有望同时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满足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硫化镉(Cd S)是一种典型的可见光产氢催化剂,多年来被广泛研究。但是,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光腐蚀等问题限制了Cd S的产氢性能和实际应用。近年新兴的二维Ti3C2 MXene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高功
随着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深度神经网络已经在有监督图像分类任务上取得了超越人类的表现。但是有监督学习模型在训练阶段需要大量有标注数据,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收集完整且可靠的数据几乎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实际场景中数据缺乏的问题,迁移学习这一概念被提了出来。它试图将从已知数据域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并实现对未知数据域进行学习的目的。其中,广义零样本学习作为一种模拟极端情形下知识迁移的任务,受到了广泛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指纹识别、手机支付等无线业务的兴起,无线网络因其传输介质具有开放性特点,容易受到非法用户的攻击与窃听。另一方面,非法用户同样可以利用无线技术进行犯罪、暴力等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恐怖行动。因此,保证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成为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一环。主动窃听技术为避免这种潜在威胁的发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近年
电子战特别是通信对抗在“网络中心战”中扮演重要角色,地位显著。其中,调制模式识别与干扰识别又是通信对抗面临的关键基础问题。尽管从技术演化角度来看,这两个问题自提出以来已经得到深入研究,研究历史也已经超过70年,但如今,伴随着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在为这两个领域进一步研究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基于深度学习使能无线通信,将使得通信对抗双方获得更高的智能化程
湿法磷酸工艺会产生二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磷石膏(PG)。随着磷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副产磷石膏排放量日益剧增,而国内对磷石膏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做不到“吃干榨净”,堆存依旧是处理工业固废磷石膏的主要方式。堆场内的磷石膏经雨水的冲刷、淋溶,产生的渗滤液具有p H值低、腐蚀性强、总磷、氨氮浓度高等特点,渗滤液中的可溶性磷、氨氮、氟、重金属等杂质易于迁移到周围的土壤、水体、大气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
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化工类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同时这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生物质可以通过绿色高效的方式转化为生物质燃料或高附加值化学品,所以基于这种转化的研究对于能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为广泛的单糖,可以从植物中直接获取或者通过水解纤维素和木质素间接获得。将葡萄糖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过程中,催化剂的参与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何
人体的动作意图识别对于康复外骨骼的人机交互(Human-robot Interaction,HRI)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具有提前于人体动作产生的特性,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人体运动信息,因此将sEMG信号做为信号源的康复外骨骼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将sEMG信号应用于康复外骨骼的研究过程中,由于sEMG信号的非平稳、非线
冲刷是导致桥梁水毁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桥梁桩基冲刷是水流从桩基周围淘掘并带走泥沙及其他物质的过程,是一个关于水流、泥沙和结构之间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模型试验一直是主要的研究手段,目前针对桥梁桩基冲刷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已有冲刷试验主要侧重于冲刷结束后冲刷深度和冲刷坑形态以及单桩基础周围流态变化的分析,而针对冲刷过程中冲刷坑的形态演化、复杂桩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