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安全校核研究及其可视化应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系统互联和电力市场化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行为越来越复杂,运行点越来越接近安全稳定边界,极易发生安全稳定问题。通过对预先假想事故集进行安全校核分析,及时发现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运行中出现大规模安全事故。根据发电计划及负荷预测数据,稳态安全校核旨在保证n-1原则下的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如出现母线过压、支路潮流或变压器过载等情况则需对当前发电计划进行修正,必要时可采取切负荷措施,直至满足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安全分析基础上以生动形象的可视化技术将问题描述出来,可以帮助运行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直观准确地掌握电力系统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使得电力系统工作人员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线安全校核研究中,负荷预测的精度以及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预想事故集安全校核的正确性,以及据此而给出的调度计划调整和机组开停建议等都会受到影响,而更为严重的会导致错误的切负荷。随着电力市场的深入发展,现代短期负荷预测的精确度及准度的要求也变得更为严格,本文首先对负荷预测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   结合天津电力公司“天津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在线安全可视化综合分析系统”实际的研究项目,基于已有的E格式数据、负荷预测数据和发电计划等,在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监控系统以及潮流分析工具基础上,基于插件式的应用程序框架,完成实际电网运行的在线安全校核功能模块开发。该功能模块已成功集成到在线安全监控系统中,并已在现场得到应用。  
其他文献
电磁发射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阶段,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有效解决高速滑动电接触界面损伤问题。由于大电流和高速运动,加之接触压力和电流不均匀分布,电磁发射枢/轨
为了节约输电线走廊,国内高电压等级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多回输电线路中,线路之间空间距离较小,电压等级较高,线路之间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压和电流。在新建、改
随着三峡工程和特高压线路的投运,我国实现了跨区大电网互联,加上大型发电机普遍使用快速励磁系统,整个互联电力系统的阻尼不断减小,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问题越来越显著,其突出表现为大范围区域间的低频振荡。此外,远距离输电是我国电网的另一大特点,目前还没有很有效的方法能够解决远距离输电的巨型机组的稳定性问题。在诸多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中,励磁控制被公认为是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由大功率电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