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称谓语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称谓语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多从语用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汉语称谓进行研究,主要讨论称谓在言语交际中的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称谓。然而新称谓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鲜有学者将研究视角投向汉语中出现的新称谓。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汉语新称谓的分类、来源、结构以及语义进行了描写与解释,重点分析了汉语新称谓的语义的生成。文章首先从使用范围对汉语称谓进行分类,讨论各类称谓的数量和来源。然后对新称谓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分析。结构分析部分注重汉语新称谓所采用的构词法以及结构式的分析。语义分析部分主要讨论了称谓语义生成和语义变化的认知解释。文章中的研究对象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汉语新称谓,共计252个汉语新称谓。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新称谓语的生成进行解释,为汉语称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汉语新称谓归类涉及家庭称谓,社会称谓和网络称谓。其中,新的社会称谓所占比重最大,新家庭称谓比重最小,而网络称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新称谓的来源可分为有生命物体,无生命物体和其他来源。其中,生命物体包括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包括服饰、家具、工具、器官;其他来源指传统文化、方言以及外国语言。第二,汉语新称谓依靠复合法、缩略法以及类比构词。新称谓主要以复合形式单位为主,其中又以偏正式形式单位为主。偏正式形式单位的中心成分主要表人,而限定成分主要表征行为、地点、时间、性状和受事。第三,汉语新称谓语义的构建是通过凸显相应事件框架部分元素实现。被凸显的元素包括行为事件框架第一层元素中的施事、受事和行为本身以及框架第二层元素中的行为时间、行为地点以及施事性状。新称谓涉及的语义变化主要是语义的缩小、扩大、平移和语义的转换,尤以语义转换为主。语义变化依靠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两种认知机制实现。
其他文献
人们通常认为庄子的思想是出世的,这种观点在表面看来不容置疑,因为《庄子》一书有大量出世的言说,但是庄子独特的言说方式决定了他所言说的内容与他的精神实质并不一致,在他
介绍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后备公猪、生产公猪的饲养管理及建立公猪档案等方面,以期为种公猪的饲养提供参考。
首先分析了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SDMKD)的内涵和外延 ;然后分别研究了用于SDMKD的概率论、证据理论、空间统计学、规则归纳、聚类分析、空间分析、模糊集、云理论、粗集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是物流业四大国际巨头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速递机构,同时也是一家专业的运输和物流服务提供商。UPS以其大规模的投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并高效利用信息技
网络服务商的法律风险不明确是网络公益受损的根本原因。仅通过赋予消费者权利或加重网络服务商义务,达不到切实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要维护公共权益,保护公众福利,就应当明
提高电力通信网的通信质量、增加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不能仅依靠通信网的设计阶段对网络进行优化设计,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可靠性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可靠性设计、评估与管理,发
<正>《爸爸去哪儿》作为新近崛起的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在一片收视狂潮中把亲子类节目样态上升到主流媒体的关注视野。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档亲子互动节目是在消费、娱
本文以《水浒传》一书中的形容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历时研究成果,对其语法结构、句法功能及语法意义进行分析与解释。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有关《水浒
本研究力图通过检视中国时尚杂志广告中的亚洲模特形象,考察模特双眼皮画而出现的频率来探究媒介的广告观念、中国的西化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因素。研究者运用内容
东北方言词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使东北方言能够被大部分中国人理解、使用,甚至一些东北方言词汇通过文化传播平台红遍大江南北,被人们广为传颂,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