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博卡病毒(HBoV)的流行情况、喘息性疾病患儿感染HBoV的临床特点、呼吸道HBoV病毒载量与患儿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HBoV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是扮演的是病原(pathogen)还是“过客(passenger)”的角色。方法:1.从2006年4月~2010年1月,共收集136例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时,收集了50例同期住院、临床无喘息表现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作为对照。所有标本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吸取。2.利用免疫荧光快速诊断试剂盒筛查标本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3. DNA病毒检测:用PCR技术检测标本中DNA病毒。标本收集后,取200μl用QIAamp ? DNA Mini Kit (QIAGEN Inc,USA)提取病毒基因组DNA,提取的DNA用于病毒基因核酸片断的扩增。4. RNA病毒检测:用RT-PCR技术检测标本中RNA病毒。标本收集后,取200μl上清用QIAamp ? RNA Mini Kit (QIAGEN Inc,USA)提取病毒基因组RNA,提取的RNA经过反转录后用于病毒基因核酸片断的扩增。5. Realtime-PCR定量检测HBoV:使用TaqMan探针法对HBoV阳性标本中提取的DNA进行HBoV定量检测,结果以copies/ml下呼吸道分泌物表示。6.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如病毒载量、住院时间、临床症状评分之间的比较使用两组计量资料的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结果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2006年4月至2010年1月,共收集标本186份。其中对照组(C组)患儿50例,男性28例,年龄分布为3月~169月,年龄中位数为16月。喘息组(W组)患儿136例,男性89例,年龄分布为1月~141月,年龄中位数为10月。2.下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186例中61例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经过呼吸道病原免疫荧光、PCR检测,没有发现常见呼吸道病毒。186例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均未检出PIV-2。本组资料所有病毒中,检出率最高的是PIV-3,其次是RSV、HBoV、RV。单一病毒感染的检出率,仍是这四种病毒居前四位。31例HBoV阳性标本中,单纯HBoV阳性14例,其余17例为混合感染,HBoV混合感染率高达55%,与HBoV混合感染的常见病毒依次为RSV、RV、PIV-3、ADV。冬季HBoV检出率最高,以12月份最为突出,除9月份外,全年各月份均有HBoV感染病例。HBoV感染的患儿年龄分布为4~169月,平均年龄16.41±5.61月(X±SEM)。HBoV感染以6~24月大小的患儿为主。3. HBoV定量检测结果:Realtime-PCR定量检测HBoV结果,根据参考文献【1】:40个循环之前有扩增反应、病毒载量大于500copies/ml分泌物的标本视为特异性、有效扩增,HBoV定量>1E4 copies/ml分泌物定义为高病毒载量。对31例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HBoV定量检测,标本HBoV定量介于5.02E2~5.26E9 copies/ml分泌物之间。对HBoV定量>500copies/ml分泌物的标本进行分析,其中高载量标本10例,占32%,低载量标本21例,占68%。对照组、喘息组HBoV载量平均值分别为4.35E3±1.72E3copies/ml分泌物、2.58E7±1.89E7copies/ml分泌物,中位数分别为2290.47copies/ml分泌物、13342.83copies/ml分泌物,喘息组标本HBoV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喘息性疾病患儿HBoV感染的临床特点: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的呼吸道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5)。高载量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低载量组,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检验,P<0.05)。高载量组中喘息时间超过4周的病例数显著多于低载量组(χ2检验,P<0.05)。结论:1.重庆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HBoV感染阳性率为17%,HBoV与其它呼吸道常见病毒的混合感染率是55%,与HBoV混合感染的病毒依次是RSV、RV、PIV-3、ADV。2. HBoV感染主要发生在6个月~2岁的儿童,HBoV的流行季节是冬季。3.喘息组标本HBoV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喘息性疾病患儿中,高载量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低载量组(P<0.05),高载量组中,喘息时间超过4周的病例数显著多于低载量组。提示喘息是HBoV感染的重要临床表现,当HBoV以较高的病毒载量存在于呼吸道时,扮演病原(pathogen)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