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有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朝鲜族先民,随其迁入就开始热衷于教育,早在建国前就已初步形成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走在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前列。朝鲜族教育在我国民族教育中颇具典型性和特殊性。其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昭示了朝鲜族人们对朝鲜教育的认识以及人们想从中获取什么需求的认识,它决定了人们对朝鲜族教育的价值取向,勾勒了一定时期民族教育的期望值。同样,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即政治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改变的。本文以朝鲜族教育发展的纵向变化为主线,通过对朝鲜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变化因素的分析,着重探讨社会转型期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的困惑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时期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试图为朝鲜族教育的生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上的研究思路,也为我国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觉,以拓展民族教育研究领域。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等问题。第二章,即正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建国前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朝鲜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教育是在朝鲜丧失国权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内悄然崛起的,不仅要满足“立身扬名”的个人发展需要,而且也要担负起反日民族独立运动的政治使命。因此,在其价值取向上,除与同时期其他民族教育发展有共性外,也显现出民族至上政治至上等朝鲜族独有的特殊性。建国之后,朝鲜族教育融入到中国教育,在“极左”及文革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即“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很少顾及教育的个体发展需要、教育的经济功能及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致使朝鲜族教育偏离民族教育的正常发展轨道。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期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的几种抉择(困惑)及其存在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朝鲜族经济结构的变化及社会转型的加剧,朝鲜族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抉择,致使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化。在普适化与民族化、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等两难选择中,派生出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过分追求均质化、民族语言文化失语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亟待人们重新对民族教育及其价值取向进行审视和整合。第四章主要阐述对当代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建构的设想,即先谈及朝鲜族教育具备的价值属性,而后阐述了新时期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建构的具体途径和设想。结语部分综述了全文要点,即对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的纵向变化、转型期影响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的诸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新时期朝鲜族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等加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