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下煤层开采导致的覆岩移动及地表变形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采矿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掌握采煤对岩层和地表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对采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有限元方法和离散元方法模拟分析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问题,但是由于节理和结构面的存在,岩体变形的整体过程同时存在连续变形和不连续变形,无论是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还是非连续介质力学方法都难以模拟岩体变形与破断过程。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基于RFPA的非连续变形位移(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煤层开采导致的覆岩移动及地表变形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采矿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掌握采煤对岩层和地表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对采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有限元方法和离散元方法模拟分析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问题,但是由于节理和结构面的存在,岩体变形的整体过程同时存在连续变形和不连续变形,无论是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还是非连续介质力学方法都难以模拟岩体变形与破断过程。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基于RFPA的非连续变形位移(DDD)方法开展研究,揭示长壁煤矿开采导致的上覆岩层离层、沉降特征和破坏机理。基于非均质岩石中微裂隙的积累和演化是岩层破坏失稳的内在机制这一重要认识,考虑到岩体的非均质性,提出了改进的关键层沉降公式,同时对关键层的均匀系数、粘聚力和抗拉强度等主要参数进行了检验。其中,在均质度系数不变的情况下,关键层的沉降曲线沿开挖方向呈对称的U形曲线。但在相同位置处,随着均质度系数的增大,沉降值减小,且变化幅度变小。说明均质度对关键层破断的影响不能忽略,应当被引入关键层沉降公式中。考虑到脆性断裂孕育于小变形阶段,岩体的宏观非线性源于细观非均质性,采用DDD方法模拟了岩层的变形规律和破坏模式。通过改变工作面推进距离,研究不同采空区规模对关键层破断的影响。当工作面推进距离较大时,观测到崩落带、离层带和近地表破裂带的“三带”分布现象。模拟研究完全重叠开采、部分重叠开采和非重叠开采三种情况下岩层移动规律。对于部分重叠开采,局部失稳由上煤层开采引起,整体失稳由下煤层开采引起,破坏模式与物理试验结果吻合。通过改变煤层水平位置,研究重复采动对岩层移动的范围和规律的不同影响。对于渐进式开采,随着工作面的逐步推进,裂隙不断向上扩展,应力集中、释放和传递过程不断重复,导致裂隙不断发育,将上覆岩层切割成块体。DDD方法能有效地模拟上覆岩层的不连续变形、裂纹扩展和岩体失稳的全过程。本文研究实现了开采条件下煤层破断与移动过程的数值模拟,能够分析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的发展规律,可为煤层的优化开采设计和地表沉降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近年来,基于粘滞阻尼器的新型减振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具有耗能效果好、适用性强、结构简单等优点,粘滞阻尼器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以抑制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粘滞阻尼器在服役期间阻尼液黏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而阻尼液黏度直接影响阻尼力的大小,从而影响阻尼器的耗能减振能力,并且粘滞阻尼器安装在结构上后很难将其拆下来
龙卷风是由积雨云底伸展至地面的剧烈旋转的柱状气流,有着发生迅速、难以监控、破坏巨大等特点。我国龙卷风灾害频发,且多集中在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与我国超高层建筑地域分布规律一致。同时超高层建筑施工周期漫长,在施工阶段容易遭受龙卷风袭击。施工期超高层建筑表面风荷载随施工进度不断变化,大型施工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等附着在超高层结构外表面,进一步加大了施工阶段建筑周围风场的复杂性,使得超高层主体结构和附属设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我国供热企业主要仍采用传统的集中供热方式,不能有效利用供热数据,以致供热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现象。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的供热行业带来变革。供热结合数据库、大规模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分析等技术,挖掘和分析大量数据背后的一些重要信息,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模型,监测与改善供热过程,实现精准化和个性化供热,推动供热企业的发展
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且从根本上严重受制于所居住街区地块的空间环境特征。通过对街区地块建成环境的有效干预,提高老年人居住满意度水平,开发积极的街区建设,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发展。街区地块作为老年人主要的生活场所,对其健康生活和邻里交往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街区地块的功能性(土地使用、绿地率等)或为出行提供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如基础设施、住区形式等)差异,均会对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
回顾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二者间相互发展的历程,健康一直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现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对城市高质量空气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以空气负离子视角下,通过规划干预来满足公众健康诉求。空气负离子是空气组成要素的一部分,具有医疗保健、净化空气等功能,作为评价城市空气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滨海空间其有着丰富的健康资源,含有较
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慢行环节是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路网中的步行、自行车路径体系。居住片区指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的连片居住区,是与人接触最密切的人居环境空间。“车行优先”理念指导下的封闭小区导致慢行路径体系不畅、居民出行结构失衡、绿色交通发展不利。正确识别可优化的路径资源、完善慢行路径体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知行合一的需要。探寻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优化方法,
天然岩体的力学行为受节理的力学特性和几何特征的影响。在地表或浅层,节理岩石的主要出现剪切破坏,因此,节理剪切力学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过去几十年,研究者们通过直接或间接方法,分别从宏观或细观角度分析节理的剪切行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节理剪切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一方面,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低法向应力水平下的剪切行为,对于中高法向应力水平下的研究还有欠缺;另一方面,作为岩石节理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的
实时有效获取土木工程结构在使用中的性态参数,是评估结构在服役期间安全性能的关键。现有的传感元件包括应变片、应力计、光纤光栅、压电陶瓷大都具有成本高、耐久性差、灵敏度低、长期监测耐久性不好的缺点。以往研究表明,橡胶基/水泥基压阻传感器具有感知性能优越、制备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特点,有望将其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领域。目前,有关橡胶基/水泥基压阻传感器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分别停
社区是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基本单元,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在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生活圈成了整个城市运转的核心单位,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非常态的条件下,日益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也逐渐成为了社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本次青年群体的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突出了过去社区建设中青年群体的需求常被忽略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青年群体热
我国儿童群体庞大,户外体力活动与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儿童久坐时间增长,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频发,住区作为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空间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该背景下,探讨住区开放空间环境与儿童户外活动之间内在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格外凸显。本研究基于儿童户外活动行为的视角,调研分析住区开放空间儿童活动行为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儿童户外活动的开放空间环境因子,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住区开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