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蔡家川林场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侧柏混交林、山杨次生林和辽东栎次生林7种典型林分类型作为研究目标,对其物种多样性、枯落物和土壤等指标进行调查,据此对当地次生林和人工造林各个林分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利于提高各林分生态功能的经营和调控措施对以后的造林营林提供一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各不同林地共记录了102种高等植物,草本层种类73,灌木层包括乔木幼树共31种,乔木层12种。物种数:混交林>纯林>次生林。次生林内草本植物种类单一。(2)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林地类型内物种层次多样性:草本层>灌木层;灌木层各林分多样性大小依次为:山杨次生林>辽东栎次生林>刺槐侧柏混交林>刺槐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侧柏纯林>油松纯林;草本层各林分多样性大小依次为:油松纯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侧柏混交林>山杨次生林。不同的林地在灌草层多样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即:灌木层次生林的多样性与均匀度次生林均高于人工林,草本层人工林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次生林。β多样性研究表明,从与天然林之间的差异性来看,混交造林要优于单一树种造林,但是相比较于次生的林分来说,混交林与顶级演替群落之间还是具有较大差异。(3)蔡家川林场不同类型林地枯落物厚度变化范围在10-35mm之间;枯落物现存量存在较大差异,最大为辽东栎林,6.79t/hm2,最小为刺槐侧柏混交林,0.56t/hm2。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不同退耕林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辽东栎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最高为23.57t/hm2,侧柏纯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最低为1.93t/hm2。(4)综合土壤持水能力、孔隙度和土壤容重三项指标,辽东栎林的土壤水文生态功能最好;纯林的各项指标要优于混交林。(5)7种不同类型林地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辽东栎次生林>山杨次生林>刺槐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林>油松剌槐混交林>侧柏纯林。为使林分具有良好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晋西地区应采用造林树种混交先锋树种造林、乔灌草搭配种植等模式进行造林,后期进行人工抚育间伐制造林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