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2X通信的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策略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3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电动汽车因其节能、环保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被视为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现有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低于汽油和柴油的能量密度,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短。而且在电动汽车中,电池的研发和制造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40%左右,而使用寿命通常只有3到5年。因此,研究提升电动汽车能效和延长电池寿命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V2X通信技术,从降低能耗和延长电池寿命两个方面来实现电动汽车在城市道路行驶过程中的移动优化。自适应巡航系统是车辆重要的辅助驾驶系统,也是实现车辆自动驾驶的过渡技术之一。电动汽车在驾驶过程中,根据行驶路线与前方车辆自发形成编队驾驶模式,利用自适应巡航系统实现对前车的跟随驾驶,既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又可以缓解司机的驾驶负担。但是,传统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为了实现跟随性能,会导致车辆产生激进的加减速行为,从而加剧电动汽车的能耗,缩短车辆的续航里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自适应巡航系统的设计中引入了耗电经济性指标,旨在保证车辆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跟车速度轨迹来降低电动汽车的能耗,延长其驾驶里程。本文对车辆跟驰过程中的安全性、跟驰稳定性、耗电经济性和乘客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具有分层控制结构的自适应巡航系统来实现多目标协同优化。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未来的预测信息提升优化效果,并且具有能够解决带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优势,本文通过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框架内对多个优化指标进行分析并转化为相应的目标函数和系统约束,将多目标协同优化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转化为线性模型预测控制问题,最终转化为带有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实现在线求解。在电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汽车频繁的加减速或紧急加速与制动等激进的驾驶行为会加速动力电池的老化,严重影响电池的寿命。目前关于提升电池放电性能和延长电池寿命的研究中,通常只考虑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对电池的影响,而忽略了电动汽车中最大的附属能耗系统—暖通空调系统对动力电池的重要影响。本文我们设计了基于驾驶行为延长电池寿命的暖通空调控制策略,通过调节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来补偿激进的驾驶行为对电池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首先分别对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和暖通空调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建模,然后基于所建立的模型设计了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实现了在线求解。最后在不同的驾驶工况和外界温度下对控制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通过调节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有效减缓激进的驾驶行为对电池造成的放电压力,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加密算法,而随机数是加密算法的基础,通常用于产生密钥和身份验证信息。随机数发生器的鲁棒性以及生成的随机数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考虑到不同的应用场景,本文分别实现了基于FPGA与ASIC的真随机数发生器,完成了两部分设计工作。首先,设计一个基于FPGA的真随机数发生器。论文基于亚稳态的随机数产生原理,根据FPGA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双与非门电路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人群活动逐渐增多,大型人群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重中之重。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让人群的监控和管理也成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热点,对于人群场景运动的算法分析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阶段人群监控多依靠人为监控为主要手段,人工为主的监控方法费时费力,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人工监控导致的视觉疲惫会导致漏检误检等情况。监控视频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够充分利用,基于计算机计
近年来,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应用的不断涌现使得全球IP(Internet Protocol)流量呈现爆炸式的连续增长,因此,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Data-centers)面临着信息传输速率持续增长的巨大压力。在面向数据中心内的短距光互连系统中,传统的基于NRZ(Non Return to Zero)调制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传输的需求,基于PAM-4(4-level
智能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和腕带)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欢迎,它们不仅可以记录人们的日常活动,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接收信息的新方式,这就产生了与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交互的迫切需求。可是,由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触摸屏幕尺寸有限,对于文本输入不方便并且容易出错,语音输入是一种替代方案,但它受到周围环境噪声的限制,并且对于敏感信息的输入是不安全的。为智能穿戴设备设计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逐渐引起业界的关注,具有重要的研
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腕带、智能腕表)已经逐渐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辅助型智能硬件,它们不仅可以记录日常活动信息,比如步数、睡眠质量、卡路里消耗量、心率等,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的手段,手势识别功能也添加到了这些智能可穿戴设备中,比如抬腕亮屏、手腕翻转切换界面。本文提出的基于智能腕表的手写识别技术着眼于真实情况下用户佩戴智能腕表进行信息记录的场景
残像一直是影响液晶显示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可以被抑制,但很难完全消除。在消费电子类和专业显示等较为成熟的液晶显示应用领域中,现有残像的抑制水平已基本可以达到观察者无法辨识的程度。但随着液晶显示在车载领域被大量应用时,因为其严苛的测试标准和实际应用时的不同需求,现有抑制残像的各种方法已无法满足要求,所以随着车载液晶显示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抑制残像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关于残像产生的机理分析主要基
口岸监管单位对进出口货物的管理繁杂多样。一批货物要通关,关系到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海事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港口、空港、航空公司、运输公司等多个企业。环节多、流程长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口岸通关平台就十分必要。它使得贸易商可以只通过一个入口,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且不改变现有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使用的身份认证体系。它与不同认证体系进行身份互认,并向各相关政府机构提交货物进
近年来,无人驾驶这一人工智能与传统汽车的交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持续的发展。环境感知技术是指无人驾驶系统通过对感知传感器原始数据的处理以理解智能汽车周边交通环境的过程,精准而全面环境感知是智能汽车实现合理路径规矩和决策的基础,也是无人驾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激光雷达能准确的获得周围目标的距离信息,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激光雷达成为无人驾驶感知领域主流传感器之一。车辆是最普遍的交通参与者,对车
随着国内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孕妇的人数也逐步增加,相应地,孕妇和胎儿在围产期间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胎心监护作为临床上监护胎儿健康情况的常用手段,其准确性和实时性就非常重要。传统的胎心监护通常是靠医生人工判读,缺少统一性和实时性。近年来,随着医工交叉技术的成熟,基于计算机的辅助诊断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故本文主要研究在计算机辅助条件下,对胎心监护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自动分析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以大量数据处理为主要需求,对硬件平台的算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处理器由于基于冯·诺伊曼结构,在并行计算领域存在天然的局限性,无法提供强大的算力,因此可重构阵列重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现有的可重构阵列大部分都仅应用于特定领域,对多领域下的应用缺乏足够的支持,此外,现有结构大多基于动态配置模式和单一的互连粒度,在复杂多变的应用领域中存在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