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农业部门的产品即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到农民收入和农业的生产发展,还影响到物价总水平,这种波动还可能进一步导致通货膨胀。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及这种影响程度的变动规律,对于解决目前的“三农问题”以及制定正确的农业政策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技术,根据已编制的1981、1983、1987、1990、1992、1995年18部门1990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和采用单缩法调整的1997和2000年18部门1990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中国不同年份农产品价格上涨1%对国民经济其余部门价格上涨的影响程度,进而计算出农产品价格上涨1%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同时还研究分析了这一影响程度的变动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预测出2005和2010年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1%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程度的总体趋势是逐渐下降的。1981年农产品价格上涨1%,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0.40%,而200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1%,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0.15%,即200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1%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为0.15%,和1981年相比,这一影响程度约下降了60%。预测结果显示,农产品价格上涨1%,2005年将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0.12%,到2010年这一影响将降至0.09%。 遵循这一思路,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是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本文采用单缩法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表,根据收集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价格指数,重新划分部门分类,先编制了1997和2000年全国35部门1990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再结合国内外投入产出表的合并方法,将所编制的35部门1990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合并为18部门不变价投入产表,并进一步计算出1997和2000年全国18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表和完全消耗系表。 第三章模型方法与实证分析。简要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及其应用,并根据1981、1983、1987、1990、1992、1995、1997、2000这8年的可比价投入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