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透波一体化频率选择表面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波/透波一体化频率选择表面(Absorptive/Transmiss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ATFSS)是一种具有带外吸波和带内透波特性的多层复合周期结构,一般由有耗的阻抗表面层和无耗的带通FSS层组成。良好的ATFSS设计是一种低插损电磁窗,核心在于满足吸波和透波阻抗条件的阻抗表面层的设计。ATFSS的带外吸波特性能够降低全方位的电磁散射,应用在隐身天线罩时可以实现全空域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在天线隐身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网络和传输线理论的ATFSS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将三维空间中的多层复合ATFSS结构与二端口传输线网络的元件进行了一一等效,将自由空间和支撑、匹配介质夹层等效为传输线,将各层周期结构等效为传输线上并联的阻抗负载。提出了周期结构的等效表面阻抗提取方法。根据这些理论,推导了分别实现吸波和透波的阻抗条件,对不同类型的ATFSS建立了有效的等效电路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提出基于带线型并联LC谐振(PLC)结构的高频透波/低频吸波ATFSS(HT-ATFSS)设计。通过在阻抗表面单元中加载谐振在高频透波频带的PLC结构,可以控制阻抗表面单元上的感应电流分布:在PLC的谐振频率处,其谐振阻抗为无穷大,将阻抗表面单元分割为几个电流互不连通的短截,保证各短截尺寸远小于透波频带波长(<λh/3)则入射波能以低插损透过;在低频段,PLC结构仅表现出感性,整个阻抗表面单元产生串联谐振和吸收。提出采用多个PLC结构级联实现吸波带宽的拓展方法。
  研究了具有宽带透波特性的HT-ATFSS设计方法。宽带ATFSS设计要求其阻抗表面层和带通FSS层都具有宽带低插损透波特性,关键在于具有宽带低插损电磁窗的阻抗表面层设计。为了在宽频带内实现较好透波性能的阻抗表面,要求PLC结构应具有尽可能大的等效电感。提出了一种基于带线型螺旋线电感的螺旋谐振结构,并引入到电阻加载的金属六边形环单元中,实现了具有宽带透波窗口的阻抗表面设计。带通FSS采用三层缝隙耦合谐振结构实现宽带透波。该HT-ATFSS设计具有高频宽带透波和低频宽带吸波特性。
  研究了中频透波/两侧吸波ATFSS(MT-ATFSS)设计方法。分析了MT-ATFSS的阻抗表面应满足的等效阻抗条件,设计了满足该阻抗条件的基于交指谐振结构的阻抗表面单元,分析了带通FSS作为接地面时与金属接地面的反射相位差异对两侧吸波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单极化和任意极化的MT-ATFSS结构设计。所有ATFSS设计都通过仿真和测试验证了其带外吸波和带内透波特性。
其他文献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最佳的局部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早期食管癌症状隐匿,诊断率较低,绝大部分患者因出现进食梗阻感就诊时,临床分期多处于 Ⅲ 期以上。单纯手术治疗,即使进行扩大的三野淋巴结清扫,效果仍不理想,术后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于10%~35%,平均20%,已处于一个平台期[1]。因此,积极开展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是必然趋势,其中术前诱导化疗系临床研究的一大
目的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DCIS伴微浸润(DCIS-MI)的患者中分别比较乳腺X线检查(MG)及乳腺MRI诊断的敏感度。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2例连续病例被纳入此项研究,其中包括72例DCIS及50例DCIS-MI。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52.6岁和54.4岁。收集患者术前乳腺影像学诊断报告(MG及MRI),以术后石蜡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这两种诊
大或巨大肝脏肿瘤通常需要做大范围肝切除,即切除肝脏的范围≥3个肝段,手术方式包括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肝切除。大范围肝切除的主要风险依然是大出血。因此,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是提高大范围肝切除安全性的关键。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的9%[1]。目前临床对于肩锁关节脱位多采用Rockwood分型[2],多数学者认为Rockwood Ⅰ、Ⅱ型损伤应保守治疗,Ⅳ、Ⅴ及Ⅵ型损伤应早期行手术治疗,但对Ⅲ型损伤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目前众多的手术方法正是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缺乏统一认识的表现。本文拟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itinal lymphoma,PGIL)是最常见的结外型淋巴瘤,占所有类型淋巴瘤的5%~20%。但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十分罕见,占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的15%~20%,占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20%~30%[1]。PSIL多隐匿起病,容易漏诊及误诊。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TLTG)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1年10月施行TLTG与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OT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及肿瘤根治性进行比较。结果共9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TLTG组18例,OTG组72例。TLTG组手术时间[(310±86)min]明显延长(t=4.963,P=0.002),但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钙网蛋白(CRT)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3对配对的PDAC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CRT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其与PDAC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再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12对配对冷冻保存的新鲜PDAC、癌旁组织中CRT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T在33例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3例,女性72例;年龄60~87岁,平均(71±4)岁。其中实验组53例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术中止血,未曾使用氨甲环酸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及疾病诊断等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总结和分析应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并发症情况。方法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应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77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78例,年龄26~71岁,平均44.5岁。根据应用的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类型分为Wallis组(136例)和Coflex组(41例)。采用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 (2
目的分析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37例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初诊年龄25~77岁,平均49.7岁。三阴型乳腺癌(TNBC)35例,激素受体(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38例,HR(+)/HER-2(-)型40例,HR(+)/HER-2(+)型24例,分